学位专题

目录>
<

京津冀地区水循环健康评价

刘沛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引用
区域水循环日益体现出自然和社会进程的双重作用,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干预的影响,探究如何保持水循环的健康状态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同时,改善区域水资源健康状况,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健康水循环理论应运而生,研究健康水循环可为改善区域水污染,修复区域水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因此,本研究选取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了区域供用水现状,探讨了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构建了区域水循环健康评价体系,并动态评价了京津冀地区水循环健康状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述如下:  (1)利用京津冀地区用水状况数据,采用水生态足迹方法构建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个区域的人均用水生态足迹堆积图,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用水状况,计算了水资源压力和负载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压力均较大,水资源利用程度高,开发潜力很小,且近年来无明显改善。其中北京市人均综合用水的水生态足迹最小,天津市其次,河北省最高。河北省内的石家庄市、张家口市、衡水市、邯郸市和廊坊市等城市水资源负载较大,秦皇岛市和承德市则相对较好。  (2)梳理自然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总结了二元水循环的由来及基本模式,分析了城市化对“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驱动和影响。在阐释区域健康水循环内涵的基础上,整理出实现健康水循环的措施,即推行需水管理、发展循序用水、严格把控水源和水价格管理、进行雨水的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  (3)以健康水循环的概念和内涵为基础,构建了涵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效用、水灾害等五个准则层共18个指标的区域水循环健康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赋权分析,并运用组合权重法进行权重的主客观耦合,使得指标权重更加合理。结果表明,影响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健康的主要指标为中水供水率(D4)、平原地下水埋深下降量(C4)、河湖调蓄能力(C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D2)、污水集中处理率(B3)和地下水供水占比(A4)。由此可知,污水的处理、地下水状态是影响水循环健康的重要因素。  (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地区的水循环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北京市水循环健康状况整体逐渐变好;天津市水循环健康状况也呈逐渐变好趋势;河北省水循环健康状况偏差,2018年多个指标表现为亚病态或更差。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冀地区水循环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亟需采取压采地下水、提高中水利用率、增加跨区域调水等措施,提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水循环健康状况。

健康水循环;水生态足迹;模糊综合评价;气候变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硕士

水利工程

王富强

2020

中文

P339

2020-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