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明清时期情志病医案的研究整理

杜晓娜
广西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整理明清时期情志病医案,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分析,探讨明清时期情志病的诊疗规律,以期为情志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为科研人员进行新药开发前的方药筛选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检索来源,在医案板块筛选明清时期情志病医案,与现代公开出版的通行本进行对照复检后,分析提取病名、病性、病位、治疗用药等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使用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1.本研究涉及《临证指南医案》、《张聿青医案》、《石山医案》等56部医籍,共纳入情志病医案379个,包含67个病证名(郁证、血证、癫狂、噎膈、不寐等)。情志病的虚实性频数分布为:实证167个、虚实错杂153个、虚证59个;寒热性频数分布为:无寒热224个、热证148个、寒证7个。病位排名前5位是:肝、胃、心、脾、肺。统计得到茯苓、当归、甘草、白芍和半夏等20味高频药物,得到白术-甘草、人参-甘草、半夏-茯苓三个常用药对。  2.郁证医案有66个,虚实性频数分布为:实证32个、虚实错杂27个、虚证7个;寒热性分布为:无寒热39个、热证27个。涉及病位有肝、胃、脾、肺等8个。总计使用166味中药,统计得到茯苓、香附、当归、丹皮、郁金等10味高频药物,得到25个药物关联规则。  3.血证医案有36个,虚实性频数分布为:实证19个、虚实错杂11个、虚证6个;寒热频数分布为:无寒热20个、热证15个、寒证1个。涉及病位有肝、胃、肺、脾、肾和心。总计使用123味中药,统计得到茯苓、白芍、丹皮、栀子、当归等10味高频药物,得到13个药物关联规则。  4.癫狂医案有24个,虚实病性分布为:虚实错杂12个、实证11个、虚证1个;寒热性频数分布为:热证19个、无寒热4个、寒证1个。涉及病位有心、肝、脑、脾等6个。总计使用中药109味,统计得到茯神、石菖蒲、竹茹、半夏等11味高频药物,得到5个药物关联规则。  5.本研究纳入医案数量较多的前三位医家是叶天士、王九峰和王旭高。三位医家皆重视用言语疏导患者情志,在诊疗上各有其特色。叶天士善用“和”法,认为久病入络,治血为先,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王九峰的治法以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为主,兼以理气化痰,认为情志病的病机为首伤心神,累及脾、肝、肾,导致脾虚、肾阴不足、肝失疏泄和痰浊阻滞。王旭高擅于外科病的情志辨证,注重既病防变。  结论:1.明清时期中医情志病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常见的情志病证有郁证、血证、癫狂等,虚实病性以实证为主,寒热病性以无寒热和热证为主,在病位上与肝的关系最密切,使用最多的药物是茯苓,核心药物的功效以行气解郁、宁心安神、清热化痰、补气滋阴为主。2.郁证、血证、癫狂属情志疾病的不同病证,在病性、病位和用药上各有不同。3.叶天士、王九峰和王旭高治疗情志病皆重视疏导患者情志,主张怡情安养。

情志病医案;数据挖掘;明清时期

广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基础理论

施学丽

2020

中文

R249;R277.7

2020-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