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逃离》中女性角色的拉康式心理分析

余溢彩
江西财经大学
引用
作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被誉为“当今北美最杰出小说家”。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一直以来都备受赞誉,多次获奖。《逃离》以平白的语气深刻地描写出了不同年龄段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产生的逃离心理。本文拟以拉康的三界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小说中的女性主角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分析其逃离背后的心理动机,发现她们逃离的模式。  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艾丽丝·门罗以及她的作品《逃离》,并梳理了国内外对小说集《逃离》的文献研究。第二章对拉康的心理分析学说以及三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则讨论女性主角最初的自我意识如何在想象界中产生,并且对其逃离行为的影响。第四章是关于小说中女性主角在象征界中受到的压制与遇到的困惑,以及语言表达与潜意识的关系。第五章则根据拉康理论中有关真实界的分析来探讨《逃离》中女性追寻自我意识失败的原因,以及门罗创作思想中体现的实在界概念。结论部分总结了女性主角逃离模式的相似点,并且为今后运用心理分析研究艾丽丝·门罗作品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些许借鉴及建议。  通过运用三界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门罗笔下的女主人公各具特点,不尽相同。但她们的逃离之举都遵循了统一模式:早在前语言阶段,她们的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并且受着母亲的影响。她们在想象界中的误认构成了第一次对自我的认知。进入意象界以后,这种自我意识在语言与他者的影响下重新构建,并受着他者如家庭、社会与宗教的影响与压抑。她们在矛盾与创伤中挣扎着想要逃离,却最终失败了。再回到生活中则发现,实在界是一个不可到达的状态,其中存在着的创伤与空无时时潜伏在生活中,对她们产生着影响,从而意味着逃离的彻底失败。

《逃离》;艾丽丝·门罗;加拿大文学;小说创作

江西财经大学

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李春长

2020

中文

I711.074

2020-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