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降成本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岳婧
青海师范大学
引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转向“新常态”。为更好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内容为实施改革的具体方向。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为了调整现有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任务之一,降成本是从政府宏观方面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税费、降低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用、取消降低政府层面制定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方面,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资金流转率,这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地方经济来说,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能够有力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本论文在全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成本”的理论说明,梳理“降成本”工作在国内以及青海省实施的政策,结合对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对青海省工业企业在降成本政策下取得的政策效果分析为基础,利用所学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的经验做法,进而从“活”的微观政策,实施“稳”的产业政策和完善“托底”的社会政策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对象的创新。“降成本”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全国的降成本政策都在实施阶段,针对宏观层面的研究多、微观层面的研究少。并且大多数都是基于对中东部发展地区的政策落实效果进行分析。本文是通过对青海省2016—2018年三年间降成本政策的梳理和评价,从工业企业的视角出发,具体分析评价“降成本”在工业企业中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实施中遇见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降成本”政策的质量和效果提出改进方向。目前青海省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第二,补充理论成果。作为偏远地区,青海省的经济体量占比小,财政收入低,创新实施“降成本”政策更显局限,因此,对青海省“降成本”的研究能补充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理论研究成果。

工业企业;降成本政策;执行效果

青海师范大学

硕士

公共管理

杨红

2020

中文

F427.44

2020-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