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表位加工控制鸡蛋卵类粘蛋白致敏性的研究

梁汭
遵义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通过食品级加工技术获得低致敏卵类粘蛋白产物,探索其表位与致敏性变化的关系,为低致敏或脱敏鸡蛋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1.卵类粘蛋白的分离纯化:新鲜鸡蛋去壳并分离鸡蛋黄后,先通过预处理除去卵粘蛋白等干扰蛋白,再应用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法,使卵类粘蛋白先于卵白蛋白洗脱出来,消除卵白蛋白含量大、出峰时间长对卵类粘蛋白纯化的影响,从而获得高纯度卵类粘蛋白。通过电泳和质谱分析进行鉴定,通过灰度分析蛋白纯度。收集纯度大于90%的卵类粘蛋白。  2.卵类粘蛋白的去折叠与烷基化处理:采用谷胱甘肽还原法和半胱氨酸还原法破坏分子内二硫键。根据电泳图谱中各目标条带的泳动率,检测不同还原条件下的去折叠效率及兔血清IgG结合能力,结合与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确定最优还原条件,制备去折叠卵类粘蛋白用于后续实验。在还原法破坏卵类粘蛋白的二硫键后,由于还原条件的改变或还原剂量降低易导致二硫键重新折叠,因此,在检测前先通过烷基化反应屏蔽巯基,并利用离心浓缩除去过量反应物使结果更精确。  3.美拉德反应影响卵类粘蛋白致敏性条件的优化: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还原糖种类、还原方法的不同以及还原糖的比例等是美拉德反应重要的影响因素。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卵类粘蛋白致敏性的因素,然后根据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通过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将反应条件最优的卵类粘蛋白产物用于下一步研究。  4.糖化卵类粘蛋白免疫反应性的评估:将去折叠前后的卵类粘蛋白糖化并诱导其重新折叠,通过间接EILSA或竞争抑制ELISA检测去折叠前后卵类粘蛋白的兔血清IgG结合能力和鸡蛋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选择结合能力最低的糖化产物,通过圆二色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分析其二级和三级结构特征,通过与烷基化卵类粘蛋白比对,确定卵类粘蛋白重新折叠发生;通过与未处理卵类粘蛋白比对,确定二硫键是否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形成。  5.动物实验评估卵类粘蛋白产物致敏性:用低IgE结合卵类粘蛋白产物免疫小鼠,通过观察小鼠过敏症状、检测致敏小鼠血清中IgE,IgG,IgG1,IgG2a的水平、检测脾细胞IL-4,IL-10,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等完成动物实验评估。  结果:1.卵类粘蛋白的分离纯化:经过一个完整的分离过程(2h),可以收集到14.33mg卵类粘蛋白,得率为45.8%,纯度为94.1%,显示出与卵类粘蛋白标准品相似的免疫活性。  2.最佳还原条件:选择谷胱甘肽作为还原剂,还原剂浓度为1mg/ml时,产物与小鼠血清IgG及人血清IgE结合能力下降最显著。  3.去折叠卵类粘蛋白结构变化: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荧光光谱结果显示疏水性改变。  4.最佳糖化条件:麦芽糖与卵类粘蛋白赖氨酸残基比例为10∶1,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8h时,与兔血清IgG结合能力结果显示该糖化条件加工后的卵类粘蛋白(G-M-OVM)的IC50值由0.3741μg/ml上升到112.6μg/ml,与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检测结果显示G-M-OVM相比于未加工的卵类粘蛋白(OVM)IgE结合能力显著下降(P<0.05)。  5.卵类粘蛋白的重新折叠:诱导重新折叠的卵类粘蛋白未完全在原来的位置发生折叠。  6.动物实验评估: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E、IgG、IgG1和IgG2a水平相比于未加工的卵类粘蛋白组小鼠均下降(P<0.05)。与未加工的卵类粘蛋白比较,加工后的卵类粘蛋白刺激脾脏产生的IL-4,IL-17A和IFN-γ的水平均下降(P<0.05)。  结论:1.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色谱方法,可以在2小时内分离出高纯度的卵类粘蛋白,与商业卵类粘蛋白标准品具有相似的免疫活性,可以用于实验室研究。  2.通过去折叠-糖化-重新折叠获得低致敏卵类粘蛋白产物。

鸡蛋;卵类粘蛋白;表位加工;致敏性分析

遵义医科大学

硕士

卫生毒理学

黄厚今;麻小娟

2020

中文

TS253.4

202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