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盐霉素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调节MMP--2、9 降低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尹燕雪
泰山医学院
引用
目的:  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Serum free medium,SFM)培养MCF-7细胞株,创建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BCSC)体外模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实验提供研究平台;检测盐霉素(Salinomycin,SAL)对该细胞亚群迁移及侵袭能力产生的影响,初步探讨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盐霉素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投入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创建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体外模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MCF-7细胞株分别用SFM和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CM)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记录其细胞形态、生长方式的差异;CM培养悬浮微球体,显微镜下拍照记录其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发生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BCSC表面标志物CD44、CD24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BCSC的富集率差异;Transwell检测两种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  2.盐霉素影响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初步探讨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不同浓度SAL分别培养BCSC、MCF-7细胞24h后,显微镜下拍照记录BCSC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SAL对BCSC和MCF-7的增值抑制作用,筛选出盐霉素诱导BCSC24h后,引起细胞凋亡低于50%的SAL浓度;以筛选出的浓度培养BCSC,排除SAL对该细胞增值抑制作用的影响,Transwell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Smad2、Smad3、p-Smad2、p-Smad3、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1.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以大小不等的微球体形式悬浮生长,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以类似多边形的形式单层附着贴壁生长;BCSC可以悬浮在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同时维持未分化的微球体状态,接触血清之后开始发生分化,伸出伪足,最终恢复附着生长状态;标志物CD44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微球体中标志物CD24的表达明显减少;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在微球体和贴壁细胞中的比例分别87.6%±2.7%和19.28%±2.57%(P<0.05),CD44+/CD24+表型细胞的比例分别是11.23%±2.94%和79.75%±2.92%(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相比,BCSC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更强。  2.显微镜下观察,微球体随盐霉素浓度上升,逐渐解体,出现细胞碎片,最终死亡。盐霉素对BCSC和MCF-7细胞株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盐霉素诱导BCSC24h的半数致死率浓度(IC50)为7.63±0.07μmol/L。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盐霉素能显著降低BCSC的迁移、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与DMSO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Smad2、Smad3、p-Smad2、p-Smad3、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在盐霉素诱导下明显下调,呈浓度依赖性,与DMSO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无血清培养技术使MCF-7的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发生变化,CD24标志物表达量减少,迁移、侵袭能力均增强,有效富集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  2.盐霉素有效抑制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显著降低其迁移、侵袭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盐霉素很有可能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调节MMP-2、9的表达,最终降低CD44+/CD24-/low表型乳腺癌干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乳腺癌干细胞;盐霉素;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泰山医学院

硕士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王学春

2016

中文

R737.9;R979.1

2020-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