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

张馨元
泰山医学院
引用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观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表现特点,探讨DWI的量化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是否有助于鉴别Ia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探讨Ia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动态增强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价值,结合临床探讨Ia期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  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a期子宫内膜癌病例53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38例进行常规MRI扫描、DWI扫描(b=1000s/mm2)及DCE-MRI扫描,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MR表现特征。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并比较Ia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ADC值;绘制DCE-MRI的动态增强曲线,并分析曲线类型及增强率。以上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设定显著性检验标准P<0.05。  结果:1.Ia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及DWI上均呈高信号,从信号强度上肉眼难以鉴别。  2.Ia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0.804±0.122)×10-3mm2/s和(1.221±0.204)×10-3mm2/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Ia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动态强化曲线呈快速流入,缓慢流出型(33例,62.26%)和快速流入,平台型(20例,37.74%),强化率为5.522±3.724;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动态强化曲线呈快速流入,缓慢流出型(24例,63.16%)和快速流入,平台型(14例,36.84%),强化率为3.115±1.382。强化曲线类型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即强化曲线类型与病理类型不相关。强化率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I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CA199、CA153及CA724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21.1%、17.4%、10.5%及14.3%。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CA125、CA199、CA153及CA724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0%、12.5%、6.7%及21.4%。两类病变四种指标检查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DWI检查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能反映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ADC值的测量有助于鉴别Ia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动态强化磁共振检查能提供病变血供信息及定量资料;在常规MRI序列的基础上,DWI、DCE-MRI检查能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提高MRI的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癌;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磁共振功能成像

泰山医学院

硕士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徐惠;王青

2016

中文

R737.33;R730.4

2020-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