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不同位置肾肿瘤的临床研究

彭英杰
泰山医学院
引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肿瘤的中短期临床疗效,并通过对不同部位肾肿瘤消融结果的对比分析肿瘤的位置是否为影响消融成功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6-2014.12超声引导下(US)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30例肾肿瘤患者共35个病灶(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5例双肾肿瘤,10例转移性肾肿瘤,7例孤立肾肿瘤,2例合并肾功能不全,1例心脏功能及全身情况差)。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肾脏肿瘤位置和大小,术前常规超声联合其他影像资料(CT/MRI)制定进针方向和消融计划。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结果:10例转移性肾癌,14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15~30min对所有消融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24小时内行CT/MRI增强扫描检查,观察消融区域在动脉期与静脉期造影剂的灌注情况变化,评价病灶消融效果,肿瘤区无强化则提示消融完全,若治疗区内部或周边有不规则增强提示肿瘤残存,需要给予补救消融。术前和术后分别监测肾小球率过滤(GFR)、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情况,积极预防和处理主要并发症。患者应定期(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影像学检查(采用强化CT或MRI)进行随访观察,用统计学分析患者无转移生存率(MSF)以及局部无复发率(LRFS)的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GFR、血肌酐的关系。  结果:1、在消融治疗的30例患者35个病灶中,肿瘤的平均大小为2.9(1-5.6)cm,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7(21-88.6)岁,随访时间为1/3/6/12个月。回顾性分析总的消融成功率为91.4%。  2、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在随访期间,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11个月、14个月)死亡,患者的LRFS、MFS分别为93.5%、87.7%。  3、最初消融成功率和总的消融成功率分别85.7%、91.4%。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消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生长位置,外生型肾肿瘤能够增加消融的成功率并且可以减少肾功能的损害。  4、在治疗的30例患者中,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血尿(2例),主要发生在位于肾实质靠近肾盂输尿管的肿瘤患者,术后出血(1例),肾周血肿(1例)。在所有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肾功能减退。  结论:1、不同位置的肾肿瘤影响微波消融的结果,并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肾脏肿瘤对于肾肿瘤患者是一种新的选择,既能够保留肾单位,又减少肾功能的损害,并且是安全、有效的,有较低的局部再复发率和较高无转移瘤生存率。

肾肿瘤;经皮微波消融;超声引导;临床疗效

泰山医学院

硕士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孙尧

2016

中文

R737.11;R730.55

2020-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