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治疗体会

王雅宁
泰山医学院
引用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skull base,ORN)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策略及预防措施,为今后临床工作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9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病例,并经病理诊断排除肿瘤复发。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内镜检查结果,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并发症防治和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9例患者中,7例以鼻颅底骨质坏死为主,2例以颞骨坏死为主,其中3例伴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经过多次内镜下坏死骨质清理(2-7次/人),3例曾行责任血管栓塞。2例糖尿病患者(28.57%)随访1年后分别因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呼吸肌麻痹死亡。余患者3例随访2-4年,3例1年多,1例8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前的头痛、恶臭、反复出血等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内镜下术腔完全上皮化,粘膜呈均匀淡红色,无溃疡及死骨裸露;3例患者术腔反复发生感染,多次手术后坏死范围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目前仍在保守治疗和追踪观察中,其中1例为糖尿病。  结论:  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CT,MRI)、内镜特征可以做出临床诊断,确诊还有赖于病理结果。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效果最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在内镜下彻底清理坏死的骨质及粘膜,既可以最小限度的损伤正常组织,又能彻底切断感染源。术后辅以强力的抗生素治疗,内镜下定期换药以及局部用药处理等,积极控制全身基础性的疾病,如糖尿病等。虽然手术对于控制和缓解病情有明显作用,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后骨坏死仍有可能缓慢发展,因此对患者术后长期的随访及观察很有必要,以便于急早发现新的坏死灶。对于有可能发生鼻腔口腔大出血的患者,应时刻做好责任血管栓塞的准备。血管栓塞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不大,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及出血次数,降低其死亡率。广泛性颅底感染坏死伴放射性颅脑损伤,或者伴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者预后较差。颅内感染及全身器官衰竭为其主要死因。

颅底放射性骨坏死;发病机理;临床治疗;生活质量

泰山医学院

硕士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王启荣

2016

中文

R818.88

2020-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