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杨慎诗学清代接受研究

王蕊
郑州大学
引用
明中后期,杨慎以其出众才学于当时文坛声震一方。凭借其渊博学识,杨慎创作出一套严密的诗学体系。这一诗学理论体系不仅在当时复古声势正炽的文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对于后世诗学理论的发展更具有深远影响。平心而论,杨慎诗学理论对前人及时人确有继承和借鉴之处,但其中更多是自己对于诗学的真知灼见,如从文体角度辨析“诗史”,以博学多才纠空疏学风,学习六朝初唐矫正复古模拟流弊,追本溯源考据文学作品,从文学内部规律区别对待“李杜”等,这些观点皆对后世诗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由明入清,诗论发生重大转折。面对此前各类诗学理论,具有浓厚正统封建意识的清人,将己身归纳求实精神与折衷辩证主义相结合,既综合前人又完善前人。有识之士一手握管,两眼观世,强烈呼吁文学批判现实、经世致用,希冀文学有益于世道。他们在继承前人优秀诗论的基础上,针对文坛现状提出补偏救弊的诗论观点,其中影响重大者有钱谦益、叶燮、沈德潜等。细究其诗学思想,可以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杨慎诗学思想的影响。  明清之际,钱谦益呼应杨慎将诗歌源流上溯至《诗经》,认为历代诗歌生生不穷,新新相续。他论诗唐宋兼宗,反对独尊盛唐;作《钱注杜诗》参考各本时,于明代仅参考杨慎注解,对杨慎解杜之说或否或引,多有参考,足见钱氏对杨慎诗学思想的接受。清初,叶燮继承杨慎“合博约”思想,由杨慎“花果”之喻衍生出“枝叶”之说,教诲士人应首先学习《三百篇》,而后博学各朝,融贯各代,去芜存菁以作千古之诗。清中叶,叶燮弟子沈德潜继李东阳、杨慎注重“辨体”之后,论诗专讲格调,将格调派发展壮大成为清代四大诗派之一。在温柔敦厚思想指导下,沈德潜仰溯风雅,提倡使用比兴手法以使诗歌婉曲不露、含蓄蕴藉。他还接力杨慎,将律诗源头追溯至梁陈时期谢灵运、沈约等人。此外,《四库全书总目》中亦有多处论及杨慎。书中或直接评论杨慎或引杨慎之说以证己说,皆可看出《四库全书总目》对杨慎诗学思想的重视。四川学者李调元,在思想、创作等方面都有意追随杨慎,得到“绝似杨用修”的评价。文章从诗歌本质观、创作观、鉴赏观三方面展现李调元对杨慎诗学思想的接受。

明代诗歌;杨慎;诗学思想;清代接受

郑州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高小慧

2020

中文

I207.22

2020-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