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杨贤江中学教师素养思想研究

王晓慧
河北师范大学
引用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父(英甫),生于浙江余姚长河镇(今慈溪)远近闻名的一个裁缝之家。杨贤江在短暂而绚丽的一生中,始终对教育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教育,勤奋地在教育领域播种,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不乏关于中学教师素养的论述。杨贤江认为中学教师对国家、社会和学生都十分重要,必须具备政治、道德和专业等素养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他提倡教师担当政治使命,帮助教师树立新道德,还强调了教师掌握教学艺术的重要性。杨贤江的中学教师素养思想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他积极引导当时的教师走革命教育的道路,为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师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学生进步的领路人。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以杨贤江的求学经历以及做《学生杂志》编辑、上虞春晖中学教务主任、景贤女中教师和中国少年学会南京分会会长等期间的教育实践为重点进行研究。客观分析杨贤江中学教师素养思想形成的原因,阐释杨贤江中学教师素养思想的内涵,凸显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分析问题的独到之处,并结合当今实际,为完善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总体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思路及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介绍杨贤江中学教师素养思想形成的原因。个人方面,杨贤江的求学经历和教育实践使杨贤江具备了广泛而扎实的教育研究基础。家庭方面,父亲的支持和教导,母亲慈爱诚恳的人格,以及当地文化都为杨贤江研究中学教师素养问题打下烙印。社会方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压榨和帝国主义侵略中,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杨贤江开始从社会需要和国家需要来思考中学教师的素养,鼓励教师结社运动。东渡日本期间对国外教育理论的学习加深了他对中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第三部分:通过杨贤江的求学经历以及做“学生杂志”编辑、上虞春晖中学教务主任、景贤女中教师和中国少年学会南京分会会长等期间的教育实践,分析杨贤江中学教师素养思想的内涵。杨贤江要求中学教师在政治素养上,要树立革命精神、担当政治使命、提升政治教育能力和积极结成革命团体。在道德素养上,要重视树立新道德、积极承担责任和探索道德素养提升途径。在专业素养上,要储备广博知识、掌握教学方法和锻炼口才与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对杨贤江的中学教师素养思想进行分析,针对现代教育对中学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中学教师素养建设上的不足提出建议。同时,为现代社会建立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研究杨贤江的中学教师素养思想不仅能丰富对杨贤江的研究,还能拓宽我们对民国时期教育的认识。坚持古为今用,让杨贤江的中学教师素养思想为今天建设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中学教育;教师素养思想;杨贤江;队伍建设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

教育学

赵俊杰

2020

中文

G635.12

2020-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