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研究

杨婉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自古以来,乡绅阶层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乡贤文化在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绅阶层,经历了从思想文化层面到经济政治层面的变迁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乡绅阶层退出历史舞台,文本中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乡贤。20世纪后期,在新的文学环境下,“乡贤”复出,作家们主要选取了改革浪潮中的乡村精英和历史上的儒绅,作为新时期的“乡贤”形象。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问题进一步激化,部分乡村陷入颓败和失序的状态。乡村重建迫在眉睫,对乡贤的呼唤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基于此,新世纪乡土小说对乡贤形象有了更为深入和集中的描绘。新世纪文本中的乡贤形象大都处于传统和现代的交汇地带,接受了程度不一的现代性。根据文化人格中的主导因素,可大致将其分为“传统乡贤”和“新乡贤”。这两类乡贤各有特点,都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除此,作家还对乡贤进行了立体建构,塑造了人格异化的乡贤形象。  新世纪乡贤叙事在“写人”方面,不再塑造十七年时期的“高大全”乡贤形象,也不像新时期阶段,专注于“传统乡贤”的刻画,而是更注重人物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面性与矛盾性,书写多类型的乡贤形象,重点塑造新乡贤的成长历程,与部分人性变异的乡贤形象。新世纪的文本基本放弃了20世纪的宏大视角和“主题先行”的概念化写作,转而发掘人物的“日常性”,塑造乡村日常环境中的乡贤形象,关注人物的动态发展。透过乡贤形象,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文本主题也发生了衍变,从政治革命过渡到了文化反思,从书写城市对人的吸引,转到人对乡土的重建意识。新世纪的乡贤书写为我们提供了选拔乡贤的标准,即道德为核心,兼备建设乡村的能力。同时,乡贤形象的生动刻画,也为乡贤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论文在系统梳理20世纪乡贤形象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的方法,重点探究新世纪乡贤形象特点,透视其中的文学意蕴及乡贤文化的作用和价值。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以时间为序,分阶段回顾20世纪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的变迁,总结各个历史阶段乡贤形象的具体特征;第二章以人物文化人格和道德水平为标准,对新世纪乡贤形象做出归类,探讨不同类型的乡贤形象特点,并挖掘人物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第三章围绕乡贤形象,总结分析新世纪乡贤叙事的文学新变和文化价值。主要从人物形象、审美艺术和文本主题方面探讨乡贤叙事的文学新变,从乡贤文化的角度分析乡贤形象的现实价值。

新世纪;乡土题材;小说创作;乡贤形象;叙事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

李静

2019

中文

I207.4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