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乡村想象”的转变研究——以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的影视改编为例

熊莹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自20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的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工业文明的发展驱赶着一部分长期处于农耕文明中的人们离开故乡,人口流动现象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随着传统农耕文明的没落,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安土重迁的观念已经远去。在人口流动的时代背景下,“乡愁”成为流动人员的身份认同。当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的思维发生急剧变化时,乡土文学的本质意义才能在两种文明的冲突中凸显。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流寓色彩”和“悲情色彩”的乡土小说着重表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现代作家基于个体的乡村体验形成关于“乡村”的叙述,他们将目光投向乡村,在烛照现实的同时也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问题。当代文学对于“乡愁”的叙述,超越了传统文学抒发个人的思乡愁绪,将眼光投向普遍的社会大众,以“反思”的视角去表现当代人的生存处境及其精神面貌。“乡愁”的当代叙述更多地掺杂了对城乡二元结构分化、社会身份认同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活困扰的批判。  乡土文学厚重的文化内涵、严峻的现实批判指向和突出的地域化特色,为影视作品的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电子媒介,尤其是影视改编对于“乡村想象”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乡土小说的影视改编以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有效阐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诉求,同时也为广大的受众提供了身份认同的材料、想象的空间和精神寄托的家园。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自上世纪以来已司空见惯,而乡土小说的影视改编在新世纪不断增多。这既表明“乡土”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也是“乡村”的发展变化在影视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乡土小说的影视改编并不需要完全忠实小说原著,而是以导演为主导的团体对乡土小说进行二次创作的结果。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导演结合自己的想法,在荧屏上投射出符合观众观赏兴趣和市场需求的影像,因此,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乡村想象”。图像符号的大量堆积淡化了小说中的“乡愁”,甚至造成了“乡愁”的缺席。与小说原著相比,当下的影视改编作品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逐步抛弃了“乡愁”的主题,将“乡村”转化为一种影像景观的形式,形成了不切实际的“乡村想象”。“乡愁”在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表现过程中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乡土小说;影视改编;身份认同;社会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

李永新

2019

中文

I207.4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