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论普鲁斯特小说中的“睡眠”

王静怡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小说写作是一种着重清醒的艺术形式。“睡眠”作为意识的栖息之地,向来拒绝清醒的意识活动,往往与写作对立。然而,在普鲁斯特的小说中,二者却形成了一种融洽的生产关系。小说的虚构语境拓宽了“睡眠”的边界,而“睡眠”又丰富了小说的文本意象,开发出不同的文本层次。  首先,“睡眠”作为一种写作经验,在浪漫主义对启蒙运动的反拨之下,获得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在现代性的城市生活中,睡眠又被不断剥夺,进而转化为一种失眠病症。焦虑疯狂的失眠,激发了艺术创作者的“神经幻觉”。以“失眠”为中心的写作既是一种冥想,也是一种自我反思。在理性向感性的审美转向之中,普鲁斯特以其自身不可复制的生活经验,赋予了人类睡眠独特的审美意义,实现了诗性回忆的复归。其次,普鲁斯特在小说回忆的发端之处放置了“睡眠”作为一切故事的起点,重新检视了过往的发生,使朝向着过去的追溯与重述,转而面向未来,成为回忆的“创造”,呈现出“异”的品质。作为一种写作对象,普鲁斯特笔下的“睡眠”展示出丰富的姿态:模糊与焦虑的失眠,“空白”的沉睡,迷幻与真实的梦。通过这些不同睡眠状态之间的转换,小说展现了理性的自我意识与感性的纯粹遗忘之间的渐变过程,营造出了一种阴暗奇幻的文本意境。最后,“睡眠”作为一种介入手段,使得叙述主体对往事的追忆不仅仅是机械地复现,而是参与到回忆的创造之中。正是睡眠的品格解释了普鲁斯特叙事下的强烈诗意本质。通过睡眠的介入,一方面切断了回忆绵延的延续性,呈现为一种诗性的分散;另一方面,从睡眠中生产出的回忆并未沦陷至一种过往无法追回的虚无,而是身体化为一种创造性的体验,文本亦在过去至未来的转向之中,呈现出永恒的开放性。  通过分析此作,本文尝试展现出普鲁斯特小说中“睡眠”的呈现样态,并以此证明“睡眠”对创作的促成,使睡眠不再被视为理性之外的边缘产物,而成为另一种观看与体察世界的方式。并进一步指出,睡眠如何与艺术创作实现共通:睡眠作为一种使人脱离自我表层意识的方法,造就了回忆的断裂与重构,它离开了意识的中心,却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认识经验,开发出了更为丰沛的意象,以创造性的回忆呼应着人与世界的认识关系。

普鲁斯特;小说写作;艺术创作;现代性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

艾秀梅

2019

中文

I106.4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