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先唐“骨”论研究

陈之勤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近取诸身”是中国古人对隐喻思维的独特表达。在这一原则之下,中国古典美学中有大量极富身体性的词汇和概念。“骨”便是其中之一。它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有性质为细长、坚硬,可“直刺”。古人利用“象形”造出“骨”的汉字。秦汉时期,它是相术的重要标准之一,用以断人祸福命运。这一阶段对“骨”的运用充满了实用主义,尚不具有审美属性,但相术的出现,令骨骼这一孤立死物开始同人的生机和其他抽象属性相联系。  魏晋时期属于“骨”论发展的萌芽阶段。“骨”从相术向人物品评发展,并同“风”结合,形成了“风骨”这一核心美学范畴,主要用于人物审美,且具有政治色彩和道德意味。如“骨鲠”所代表的是“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忠君形象。“风骨”用来形容刚健豪迈,清正积极,不为俗物所滞的人格特点。这一时期的画论不仅以“骨”形容画中人物的神情体态,也用“骨法”来规范用笔的方式,是人物审美和艺术审美的连接点。从文献上来看,画论流行的时间要略早于书论,完全确凿的书论文献要到南朝才出现。  《文心雕龙》中“风骨”的提出标志着“骨”论的审美精神在文艺批评中完全确立。“骨”意味着峻拔、雄健,充满力量的美学价值和针砭时弊、刺痛内心的话语表达。这些特点均衍生于骨骼“坚硬直刺”的物理性质。在人类共有的“隐喻思维”下,“骨”首先成为了语言符号。天然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将身体的刺激感觉同符号相连接,为“在场”感的唤起提供了生理学证据。因而,身中之“骨”也成了恰当表现峻拔雄健的美学话语。

先唐时期;风骨论;隐喻思维;忠君形象;文艺批评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

朱崇才

2019

中文

I01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