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张佳佳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商业水产养殖品种,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肌间刺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过度捕捞等因素,黄颡鱼个体小型化加剧,种质资源衰退严重;另一方面,由于黄颡鱼苗种繁殖产业扩大而引起的近亲繁殖,导致鱼苗质量良莠不齐,抗逆性下降,使其养殖效益减小。因此,黄颡鱼养殖业迫切需要新品种的出现,杂交优势的利用已成为提高鱼产量和改进鱼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在生产中已得到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是以三代选育的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为母本,二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为父本获得的杂交子代。本研究首先研究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最适养殖温度和养殖密度,然后通过其与父母本的生长对比、营养成分评价、遗传多样性及染菌免疫应答四个方面初步比较分析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杂种优势,为深入了解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优良性状提供参考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生长性能比较  首先,通过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最适养殖温度和养殖密度。结果显示:当水温高于39℃时,鱼苗的死亡率超过75%,低于11℃时进入麻木状态,几乎不进食。在14~35℃温度范围内,各养殖温度下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都出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不同养殖密度下该鱼的最终体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通过回归拟合分析,可知该鱼生长最快的水温为28.95℃;放养密度为1.927kg/m3可以实现最大生产率。接着,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及其双亲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过90天相同环境下养殖,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最终体长和最终体重均高于父母本,且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日增重率、日增长率均显著高于母本黄颡鱼,与父本瓦氏黄颡鱼的日增长率无显著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体长与体重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67%和29.16%;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4.37%和18.13%,可见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具有明显的生长杂种优势。  2.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营养成分比较  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双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水分含量为76.90%,粗蛋白含量为18.40%,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3.70%和1.10%,且粗蛋白含量高于黄颡鱼(15.37%)和瓦氏黄颡鱼(17.15%)。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为16.16%,必需氨基酸为6.9%,鲜味氨基酸为6.14%,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18。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42.70%)>黄颡鱼(41.37%)>瓦氏黄颡鱼(39.42%),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属于优质的营养价值。  3.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遗传多样性比较  通过瓦氏黄颡鱼转录组序列筛选获得40对微卫星多态性位点,其中获得32对均能在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中稳定扩增。利用32对微卫星引物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及双亲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比双亲的遗传多样性高,具有的等位基因数最多(5.75),观测杂合度最大(0.62)和PIC值最大(0.59)。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瓦氏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23)高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20),低于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6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母本黄颡鱼的亲缘关系较近。  4.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抗病能力比较  通过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ictaluri)的染菌实验,比较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自交子代幼鱼的存活率、免疫相关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比较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的抗病能力。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存活率高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无显著差异;注射鮰爱德华氏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存活率高于双亲。各个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在3种鱼肝脏组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SOD、CAT、GSH-PX、ACP、AKP和LZM酶活性的增加倍数高于父本瓦氏黄颡鱼和母本黄颡鱼;肝脏AKP、GSH-PX、Cu/ZnSOD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及Cu/ZnSOD和MnSOD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高于双亲,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只高于母本黄颡鱼。注射鮰爱德华氏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SOD、CAT、GSH-PX和LZM酶活性的增加倍数高于双亲,ACP、AKP酶活性的增加倍数高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相比无显著差异;肝脏AKP、LZM、GSH-PX、Cu/ZnSOD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及Cu/ZnSOD和MnSOD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高于双亲。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抗病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亲优势率为43.54%,超亲优势率为24.21%,以上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在抗病能力上优于双亲,尤其是母本黄颡鱼。

杂交黄颡鱼;杂种优势;营养评价;遗传多样性;抗病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渔业

尹绍武;周国勤

2019

中文

S917.4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