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秦淮河与白马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卢绪鑫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秦淮河和白马湖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水资源,其水质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秦淮河地处江苏省南部,而白马湖地处江苏省北部,地理位置不同,其气候条件也不同;另外两者一个为河流,一个为湖泊,其水体内环境也不同,且在过去,秦淮河与白马湖都曾受人类活动的较大影响一度出现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生物量减少等情况。近年来,两地政府十分重视水体恢复,因此选取这两处水体研究其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对于指导其水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秦淮河和白马湖气候条件、水体内环境、后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的调查分析,比较两者不同环境下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并分析环境因子对后生浮游动物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够找出河流与湖泊中后生浮游动物的差异,对于指导相关渔业产业,调节、改善水质,监测水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按季节、分点位对秦淮河和白马湖中后生浮游动物、水体理化因子进行采样,对两样地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和理化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群落结构。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观察采集的样本,发现秦淮河中共计含有后生浮游动物46种,其中轮虫(Rotifer)27种,枝角类(Cladocera)10种,桡足类(Copepods)9种。秋季观察到的物种数最多,冬季最少,在三类后生浮游动物中轮虫类物种和数量最多,枝角类和桡足类明显较少。  通过对秦淮河不同季节样本的观察,发现该河水中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中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trig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是春季优势种;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Iavalaa)、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多刺裸腹溞(Moniamacrocopa)、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dybowskii)是夏季优势种;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angularis)、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leuchtenbergianum)是秋季优势种;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maior)、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脆弱象鼻溞(Bosminafatalis)是冬季优势种。  2.另外,通过计算得出秦淮河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发现密度与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动,整体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秋季,冬季最少,夏季多于春季。其中轮虫类占据整体各项数据指标的最大值。  通过计算得出秦淮河浮游动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指数,经综合分析,得出秦淮河水质为轻污染-中污染之间。  3.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表明作用于秦淮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理化因子有温度(TEMP)、溶解氧(DO)、氨氮(NH4+-N)、透明度、浊度、高锰酸盐等。  4.白马湖全年观察到后生浮游动物60种,有35种轮虫,15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与秦淮河不同,观察到白马湖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峰值在夏季,最低值观察到在冬季。轮虫主要优势种有螺形龟甲轮虫(K.cochleari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针簇多肢轮虫(P.trigla);枝角类主要优势种有长额象鼻溞(Bosminalongirostris)、简弧象鼻溞(B.coregoni)、长肢秀体溞(D.leuchtenbergianum);桡足类主要优势种有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leuckarti)、等刺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kawamurai)。  5.白马湖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动,与秦淮河不同的是,白马湖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值表现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轮虫占整体密度的最大比例;生物量表现为春天>秋天>夏天>冬天,整体生物量中轮虫和枝角类贡献最大。  计算白马湖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指数,综合分析,得出白马湖水质与秦淮河相同,亦处于轻污染-中污染之间。  6.CCA分析表明温度、叶绿素a、氨氮、溶解氧、pH等是作用于白马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

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秦淮河;白马湖;季节变化;水质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水产

杨家新

2019

中文

Q958.8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