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清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研究

田野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本论文以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两朝(1736—1820)常州府下辖的武进、阳湖两县的十七位武进、阳湖籍曲家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了乾嘉时期武进、阳湖两县的戏曲生态环境,武进、阳湖籍曲家的家世、生平、戏曲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区域文化特征等诸多方面,旨在对乾嘉时期十七位武进、阳湖籍曲家的生平以及戏曲方面的成就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给予这一曲家群体在戏曲史上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以及曲家人员的构成进行界定,同时将国内外有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趋势进行综述,并点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正文部分分为八章。第一章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剧坛之戏曲生态环境》。本章以乾嘉时期武进、阳湖两县的民间戏曲活动以及文人的戏班家乐活动与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论述,为后文论述武进、阳湖籍曲家的戏曲生平与戏曲活动提供地区背景。  第二、三章主要研究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之家世、生平。这两章以籍贯作为划分标准,对每一位曲家的家世、生平做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第二章以武进籍曲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三章以阳湖籍曲家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章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家世、生平对其戏曲活动影响之要素》。本章在第二、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将武进、阳湖籍曲家作为一个群体,以他们人生经历以及亲友网络这两个方面之中的相同之处作为切入点,论述他们的共同的人生经历与亲友关系对他们戏曲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之戏曲作品创作、流传与搬演》。本章从戏曲创作、流传、搬演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们的戏曲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得出他们的戏曲作品在创作、流传、搬演方面的特点。  第六章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之戏曲评论、观念与观演》,以武进、阳湖籍曲家对自己或他人的戏曲作品的品评以及他人对其作品的评论为入手点,分析、论述他们在戏曲创作上功能观、曲辞观以及题材观三方面的观念以及探究他们日常的观剧和组织观剧的经历对他们在戏曲创作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戏曲的区域文化特征》。本章以乾嘉时期武进文化环境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论述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以及常州词派四大文化流派对武进、阳湖籍曲家在戏曲创作等方面的影响,并总结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戏曲的区域文化特征。  第八章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的戏曲史地位》。本章将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与清初时期和清代后期的武进、阳湖地区的曲家来进行纵向比较,与乾嘉时期的无锡、金匮籍的曲家来进行横向比较,突出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在武进、阳湖地区的特殊的戏曲成就以及地位,并以此来给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群体在戏曲史上一个较为客观的定位。  结语部分,综述乾嘉时期武进、阳湖籍曲家的特点、在戏曲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戏曲史上应有的位置,并论述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乾嘉时期;武进籍曲家;阳湖籍曲家;戏曲活动;清代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戏剧与影视学;戏剧戏曲学

孙书磊

2019

中文

J617.5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