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左传》公子群体的历史命运和精神风貌研究

刘林奇
南京师范大学
引用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各种不确定因素激烈碰撞,“周德既衰,官失其守”的背后,是血缘宗法制的瓦解和礼乐信仰的坍塌,在此变局下,一切既成体系都面临着重新结构的可能,而置身其中的国家和个人都不得不做出选择。公子群体作为国君的至亲,无论是在个人出身上还是政治地位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然而事实上这一群体却在时代变局中多重合力作用的结果下,成为《左传》中较早走向衰落的群体,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与探究。论题将采用文献学、史学和文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兼顾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针对《左传》所记录的公子群体的悲剧性历史命运作具体分析,展示这一群体在物质生存空间失守和礼乐信仰精神断乳的合力作用下的精神风貌倾向。  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同类型选题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而说明文章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左传》所记录的公子群体做概念上的解析和范围上的界定,同时重点解释了与“公子”关系紧密的“群公子”、“公室”、“公族”三个概念,理清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章以国别的方式全面整理入传公子事略,展示各国公子入传的情况特点,揭示其历史命运具有悲剧性的共同倾向;第三章从“出为人质”和“因祸出奔”两方面入手,展现入传公子悲剧性命运的主要表现;第四章通过对“国君意愿的变动”、“累世卿族的欺压”、“公子间的争权”三个方面的分析,解读造成公子群体悲剧性历史命运的多重原因;第五章深入其精神层面,揭示公子群体在命运分化的情况下其精神风貌的两极分化表现。结语部分概述全文内容,重申公子群体在历史命运走向上的悲剧性和精神风貌上的两极化倾向,他们最终屈服于潮流的力量而淡出春秋政治舞台。

《左传》;公子群体;历史命运;精神风貌;春秋时期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徐克谦

2019

中文

K225.04

2020-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