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研究

马小斐
吉首大学
引用
阿扎河村是保靖县唯一的一个瑶族村落,值得关注的是,它是一个夹杂在湘西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周边有苗族、土家族两个少数民族族群聚落,周围还有汉族居住。在进一步分析文化变迁主体与社会环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保靖阿扎河瑶族村落的文化变迁及其文化模式的形成及其内涵。本文通过分析阿扎河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现状和发展困境,使该村在土家族、苗族族群聚居地得到更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学关于瑶族文化变迁的研究补充更详细和完整的资料,进而当地瑶族的文化变迁是适应当地环境的产物这一结论。在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中,要想获得内部动力就需要不断的调整与丰富,与时俱进,自觉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时代的文化,充分了解自己,充满自信。  本文尝试从生态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出发,对田野点——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阿扎河村进行解析,聚焦其瑶族族群在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问题。在绪论部分,以田野点为背景,对相关主题的学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介绍。  第一章主要是阿扎河瑶村的基本概况包括现田野点概况、祖先源流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阿扎河瑶族聚落族际格局。首先,从阿扎河人中对“住家”、“客家”以及“步家”三个当地人互相称呼的概念进行剖析;其次,从农耕主题下的族际交往和与周边民族的共生交换来看当代阿扎河瑶族周边族际交往格局。  第三章讲述了阿扎河瑶族文化变迁与环境适应。首先,阿扎河瑶族的起源及“七姓瑶”的说法进行讨论。同时对家屋、婚姻、服饰、丧葬等方面的变迁做了生态文化理论视角方面的解读。在谈到阿扎河瑶族生计变迁与生态环境适应时,笔者从生计变迁的特点、生计知识变迁与自然生境的适应、饮食变化与自然生境适应等层面进行剖析,使用几个典型案例讨论了阿扎河村变迁的相关领域和内容。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展现了阿扎河瑶年盘王祭祀变迁以及龙王祭祀仪式,映射出属于当地瑶民的精神支柱。但是由于这部分补充的文献资料较少,因此后面两章主要是五十年代以后的记载以及相关的一些田野资料补充,探讨和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往后,当地瑶族人民族文化生活方式转变背后的变迁动力。  第四章文本从阿扎河瑶族的信仰守望、群体涵化与个体涵化、涵化过程中瑶民心理重塑三方面讲述阿扎河瑶族文化在变迁中带给阿扎河瑶民在文化涵化方面的影响。  第五章是本文对于阿扎河瑶村文化变迁研究问题的反思,文章对阿扎河村文化变迁走向何处的问题展开讨论,阿扎河瑶族族群作为文化主体的作用不可或缺。  在本文的结语部分,文章观点认为,应对发生文化变迁的相关少数民族村落当给以高度重视,在当下文化碰撞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节点,应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更加包容、宽松的环境。少数民族村寨在这样的浪潮当中,未来的发展也会面向公众参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居民才是规划、发展当中真正的“主体”。通过文化自觉,建设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活力和内涵的社区。在这样的助力下,乡村振兴工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就显得极为有意义。  从认识并理解阿扎河瑶族文化的变迁开始,在多次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本文就这种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做出应有的探索。引导当地民族文化走向文化自觉,保护当地多民族丰富的文化样貌,加强社区营造群体活力,让当地村民自己保留自己的传统民俗,建设乡愁村落,振兴本村民族经济发展,使其经济与个性发展并存。

阿扎河村;瑶族;文化变迁;族际交往;共生交换

吉首大学

硕士

民族学

罗康隆;杨庭硕

2019

中文

C951

2020-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