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治理结构、融资能力与中小企业绩效

朱磊
吉首大学
引用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狭义概念,可以理解为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员工等形成的权、责、利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也越来越重视,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状况,如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16年修订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事实上,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获取资金支持以及绩效的提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得到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密切关注。  众所周知,良好的治理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还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降低由于企业所有者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取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续的资金支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企业能够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充足的资金支持,用以企业再生产或者规模扩张,这是企业拥有良好融资能力的体现。但在中国,融资难依然是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低下会影响到企业绩效,乃至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公司治理结构对融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能力在公司治理结构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可能起到中介效应,但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验证。鉴于此,本文将内、外融资能力作为双重中介变量,创造性地探究两者在治理结构影响企业绩效过程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中小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基于2013-2017年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从内、外源融资能力的双重中介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治理结构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内源融资能力在其中具有显著正的中介效应,说明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越高,对内源融资能力的提升越有利,进而助力于中小企业绩效的提升;治理结构对外源融资能力的代理变量Lev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外源融资能力的代理变量Lev对中小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外源融资能力会有所提高,有助于中小企业绩效的提升;无论是内源融资能力还是外源融资能力,在治理结构对中小企业绩效影响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融资能力;经营绩效

吉首大学

硕士

工商管理

彭耿

2019

中文

F276.3

2020-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