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申兰兰
吉首大学
引用
严歌苓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海外华人女作家之一。结合严歌苓的生平经历发现她的创作变化历程与她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严歌苓的生活经历可以分为三部分,出国前、出国后、去非洲和旅居国外。同时,她笔下的中国形象也因为作家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从被看到观看的改变,尤其是出国后的两个阶段,她笔下的中国形象从西方目光下的他塑形象阶段到抵制他者凝视的回视阶段,最后再变成逆向书写与自塑中国形象阶段,完成了从中国立场到世界精神的转变。  研究严歌苓的文学世界,发现她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形式创新与小说主题的新奇,而是注重在不同的文本中建构了许多富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形象,并且这些中国形象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严歌苓作为一个美籍华人作家,她的写作虽然大部分用的中文,小部分如《赴宴者》用的是英文创作,但是严歌苓的写作很大一部分是面对西方读者。她笔下的人物、场景和主题自然会引发西方读者有关中国的整体性的想象,她的写作,以及笔下有关中国故事的书写也都折射出一个更大的整体性的中国形象。本论文所指的“中国形象”并不是国际政治关系学或社会经济学角度所指的“国家形象”,而是身在异域的华人作家为了书写中国故事,整理有关中国的素材所做的一种文学表达。其目的在于通过严歌苓这个个案来探讨中国形象建构的文化动因、主题类型,以及中国形象建构的逻辑变化历程,并由此开掘出本论文相应的篇章结构。  论文分四部分来展开,首先绪论部分交待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展示了严歌苓的生平经历与小说创作,并按照严歌苓的经历将小说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展示。同时在研究综述部分将目前学界对严歌苓创作的研究做了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主要是探析中国形象建构的文化动因,其动因首先源于作家的性别意识与创伤经验,同时结合了自身离散经历与文化记忆,并且作家在创作的过程融入了人性意识与家国情怀。作家严歌苓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女作家,拥有海外生活与本土生活的经历,双重文化的经历与作家独具异域文化下的“他者”视角使得作品中建构的中国形象非常具有特殊性,这些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人刻板看法,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非常大的贡献。  第二章主要总结严歌苓笔下中国形象建构的主题类型。严歌苓通过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打造了一个性别主题下的女性乌托邦。同时通过对女性身体的书写,写出了身体隐喻下的人性之美,在战争的叙事下构建了一个和善之邦与和谐东方。  第三章主要阐释了中国形象建构的变化历程。作家严歌苓笔下的中国华人经历了从被看到观看的处境,以及从他塑形象到自塑形象的变迁。文本内容经历了从异域情调到历史意识的回归,实现了从中国立场到世界精神的转变,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贡献。

严歌苓;中国形象;小说创作

吉首大学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

覃新菊

2019

中文

I207.4

2020-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