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申志杰
河北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出血性转化(HT)是一种可能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并发症。20%-4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的最初1周内可发生HT。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HT的发生率更高,往往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关于溶栓治疗、房颤、心源性脑栓塞作为大面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甚多,但关于未溶栓治疗,非心源性栓塞的大面积脑梗死发生HT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目的:1.观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测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提供新思路;2.探究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后如何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达到良好预后,为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后HT的安全、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非溶栓患者200例,发生出血性转化(HT组)100例为实验组,同期未发生出血性转化(非HT组)100例为对照组。  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史、糖尿病);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梗死性质、临床疗效及预后);实验室指标(Ca2+离子、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影像检查资料(梗死直径大小、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入院时、发生HT时、出院时NIHSS评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变量行χ2检验,计量变量行独立样本t检验。各指标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HT组和非HT组各100例,两组基线特征的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Ca2+离子浓度、住院天数、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2.07mmol/L)、高甘油三酯(TG>1.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将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2.07mmol/L)与正常水平组比较,P<0.05,OR=3.613、Ca2+离子浓度,P<0.05,OR=0.035。HT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大于非HT组患者(P<0.05)。  3.HT组患者中以出血性转化分型(HI型、PH型)、TOAST分型(LAA、SUE)、发生HT时NIHSS评分、发生HT后是否继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为自变量,短期临床结局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H型组P<0.05,OR值=2.983,发生HT时NIHSS评分P<0.05,OR值=1.159。  结论:  1.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Ca2+离子浓度降低、低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2.07mmol/L)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脑梗死后HT发生率。  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发生HT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延长,增加经济及时间负担。  3.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HT患者中,PH型出血性转化、发生HT时高NIHSS评分易导致不良临床结局,治疗效果差;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与否与临床结局无显著相关。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治疗

河北医科大学

硕士

神经病学

贺丹

2019

中文

R743.3

2020-0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