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017174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研究

王建超
重庆理工大学
引用
长期以来,西方对华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也存在“唱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象,两者构成了政治制度自信面临的外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历经革命时期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完善三个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也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持续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构成了政治制度自信内生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有充分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实践逻辑和比较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理论角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兼具社会主义和民族性,人民必然对其拥有信心;制度本身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独特优越性,人民能从这一制度看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希望;实践结果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践成果丰厚,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的自信心更加充足;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人民的自信心更加坚定。理论的先进性、制度的优越性必然产生制度自信,实践的成功以及明显的比较优势,为自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是必然性与可能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就是人民对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充满自信,其中包含三要素即自信的主体、自信的客体和获得自信的途径。坚持政治制度自信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制度创新,处理好与国外政治文明的关系,增强政治宣传力度,把握好“四个自信”的内在关系。中国政治制度自信具有内生性与外部紧迫性的统一、广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历史继承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统一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对于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及对于凝聚人心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心;马克思主义

重庆理工大学

硕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刘纯明

2019

中文

D616

2019-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