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01699507

山东省鸭坦布苏病流行病学调查和DEFs对强弱毒株的天然免疫反应比较

李刚
山东农业大学
引用
鸭坦布苏病是由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eus,DTMUV)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鸭的传染病,产蛋鸭感染后产蛋率会急剧下降,雏鸭感染表现为神经症状和较高的死亡率。山东省内大部分养鸭地区均存在鸭坦布苏病,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健康发展。鉴于目前鸭坦布苏病尚没有可靠的预防措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鸭坦布苏病的流行动态及病原的变异情况,有助于鸭坦布苏病的及时防控。根据对鸭的致病性,DTMUV分为强毒株(如FX2010)和弱毒株(如MM1775),目前关于两种毒株的宿主范围、致病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多见,宿主或者细胞对两种毒株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较少,而天然免疫可能与毒株的致病性和传播有关。对强弱毒株引起的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进行比较,可以为揭示DTMUV的致病机理和筛选防治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对山东省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鸭群进行坦布病的流行调查。首先,在山东省内的泰安、菏泽、聊城等9个地区采集了未经免疫的鸭群血清4437份和临床疑似病例276份,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鸭坦布苏的抗体阳性率,以RT-PCR方法检测肝、脾、脑、肺、肾和心脏等器官中的DTMUV核酸,进一步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序毒力基因(E基因)序列,以Genbank上发表的流行DTMUV E基因序列为参考,构建E基因进化树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将我国流行的强毒株FX2010和蚊源的弱毒株MM1775以相同的剂量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在攻毒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样品,以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攻毒后24和48h样品的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3、TLR4、TLR7、RIG-Ⅰ和MDA5)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干扰素(IFN-α、IFN-β和IFN-γ)和干扰素刺激性应答基因(MX、OAS、PKR)等mRNA的表达量。  鸭坦布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山东省不同地区的鸭群中,均检测到不同程度的DTMUV血清抗体阳性率,其中最高的是蛋鸭群(23.9%),其次是肉鸭群(13.9%),最低的是后备种鸭群(12.4%);从地区来看:DTMUV阳性率最高的是泰安地区(21.0%),德州地区DTMUV阳性率最低(11.7%);从鸭的品种来看,康贝尔鸭的血清阳性率(25.3%)高于金定鸭(23.6%),绍兴鸭(22.9%)高于樱桃谷鸭(13.60%)和枫叶鸭(12.91%);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与FX2010处于一个大分支,弱毒MM1775位于另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山东2017年的流行株氨基酸同源性为98-99.2%,与2010、2011和2012年的分离株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8-98.6%。分离毒株与强毒株FX2010相比未发生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DTMUV对DEFs的感染结果显示:在感染早期FX2010和MM1775都能引起DE Fs的TLR3、RIG-Ⅰ和MDA5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但上调的幅度不同,MM1775引起的表达量显著或及其显著高于FX2010;在感染后期FX2010和MM1775都能引起DEFs的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但FX2010引起的表达量显著或及其显著高于MM1775;感染早期FX2010和MM1775都能引起DEFs的干扰素刺激性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但MM1775引起的MX表达量及其显著高于FX2010。  2018年,山东省非免疫鸭群中仍存在鸭坦布苏病流行,不同鸭群的流行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感染率高低不一,不同品种的鸭感染率差别较大;分离到的流行毒株都是强毒株,分离的流行毒株毒力基因未发生大的变异,分离株之间没有地区差异。FX2010和MM1775都能引起DEFs的PRRs及其下游基因表达上调,差异显著的有TLR3、RIG-Ⅰ、MDA5,IL-6、TNF-α、IFN-β和MX等。

鸭坦布苏病毒;流行病学;遗传进化;天然免疫

山东农业大学

硕士

基础兽医学

蔡玉梅

2019

中文

S858.32;S852.65

79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