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论刘庆邦乡土小说的成长叙事

韩璐
温州大学
引用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河南作家刘庆邦,在其备受关注的乡土写作中表现出了对少年人成长的关怀。他将自己对童年的言说融入了文本,这既是写作的契机也成为了创作的素材,而他自身充斥着的对家园的守望与出走的渴望,也使得其笔下平凡的少年人心中涌动着不安与焦躁。  本文主要探讨刘庆邦乡土小说的成长叙事,全文除绪论之外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少年与大自然、同龄人相处时的相对和谐状态,是对刘庆邦笔下少年人诗意生活的解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少年人眼中的自然是万物皆有灵的,草木虫鱼牛羊骡马成为陪伴乡土少年成长的无言知音;第二类是青涩少女的书写,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对异性产生的懵懂好感;第三类是相思少男的叙写,由粗枝大叶变得稳重的过程中产生对自我与他人审美尺度上的进步,逐步认识自我。  第二部分是少年在与成年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冲突。少年人一方面渴望获得成人世界的认可,提升自我存在感,由此引发对自我身份及社会身份认同的焦虑;另一方面敏感倔强又顽强地面对着成人世界的虚伪,毫不妥协;与此同时在与成年人对抗中逐渐懂得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逐步意识到承担责任是成长也是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第三部分是少年逐步成长为青年时,在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成过程中离开乡土奔向城市谋生。有的不愿意回到落魄的乡村但是在城市又无路可走,成为留驻城市的零余者;有的在金钱诱惑之下沦为城市的寄生虫或他人泄欲的工具;有的面对诱惑曾经折断翅膀如今开启救赎之门。  第四部分是刘庆邦乡土小说成长叙事的审美要素解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长叙事中的风俗人情,刘庆邦作为中原地区乡土作家的代表人物,在成长叙事的写作中融入了有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来表现人物的成长;第二层次是成长叙事中的细节描写,在叙述少年成长时多次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人物形象;第三层次是语言,刘庆邦运用两套语言进行成长叙事,柔美的语言与酷烈的语言。

刘庆邦;乡土小说;叙事策略

温州大学

硕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孙良好

2018

中文

I207.42

2019-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