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梁月霞
西北大学
引用
通过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演化的影响以及其受控机理的研究,可为有效预测储层提供研究依据。研究区长4+5层位岩性具有粒度较小,成岩作用种类多而复杂,非均质性极强的特征,因此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呈低孔低渗状,属于致密储层,但该储层含油气性好,有较好的油流显示状态,因此对研究区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的研究对后期该区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观察手段,结合研究区目的层位已有的研究结果:构造演化、沉积建造等地质信息,针对该区的储层岩石学发育特征,解析研究区孔隙类型特征与结构状态,对研究区成岩作用的各类型特征、成岩阶段的圈定以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取得以下收获与认识:  (1)经大量地质信息调研,借助宏微观观察研究手段,研究发现整个研究区岩屑颗粒组分上,以低石英、高长石、高云母的共性特点存在,但东北区砂岩不稳定和易溶蚀组分较西部地区更多。高含量长石是后期长石大规模溶蚀形成大量长石溶蚀孔隙的物质基础。  (2)成岩作用多样而复杂,体现在成岩方式较多,主要有溶解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等一系列对储层有保护改善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以及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以及胶结作用等对储层质量有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  (3)对研究区内成岩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研究区在成岩早期存在碱性成岩作用的证据,如石英溶蚀,方解石交代石英、方解石胶结沉淀、长石加大以及绿泥石薄膜等成岩迹象;早成岩晚期作用于酸性环境下,主要有长石溶蚀、高岭石沉淀、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溶蚀等成岩现象。并且依据自生矿物之间的组合存在现象、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伊-蒙混层比值(I/S)研究得知,研究区目的层位长4+5期储层所处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期之间。  (4)论文中尝试依据储层的成岩作用方式与孔隙类型相组合为依据,将研究区目的储层的成岩相分为四类:高岭石胶结-长石岩屑溶解-次生溶孔相、抗压实作用(绿泥石薄膜)-剩余粒间孔相、硅质/碳酸盐胶结-残余粒间孔相、碳酸盐胶结-致密无孔相,在改善储层物性方面有较大贡献的是前两者。

致密储层;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储层物性

西北大学

硕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

刘林玉;柳益群

2018

中文

P618.130.21

2019-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