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01594850

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

杨烨阳
山西大学
引用
近年来,隐喻与模型作为科学表征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也逐渐成为科学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隐喻思维建构科学模型,是科学家表征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解释和科学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表征必然牵涉语境,在根本上是语境相关的,而语境是一种本体性的实在,因此,在语境实在论的范式指导下对隐喻建模进行研究,对我们进行科学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近似化或理想化表征,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力,是对传统表征方式的必要补充。本质上,这种理想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方法论特征,同时,理想化的理论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形式,理解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理想化的本质特征进行把握,并进一步对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进行考察。  首先,隐喻概念化既具有经验上的普遍性,又具有随语境而变化的多样性。隐喻概念化的过程体现了隐喻意义产生的机制,即:抽象化与概要化,由这种认知过程所产生的概念系统具有层级性,基于此,不论隐喻还是模型,其表征实践都体现了一定的层级性;同时,由于语境在科学表征中的作用,隐喻表征与模型表征还具有语境关联特征,这种语境关联性在表征系统的层级上就表现为层级动态性。  其次,隐喻建模分析意味着,在科学表征的整体语境框架内将隐喻与模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质上,隐喻建模是基于隐喻推理而进行的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这些表征实践具有一些语境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鉴于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隐喻建模的科学表征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隐喻建模本身的精确性问题;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  再次,隐喻建模实践中常常引入理想化方法,实际上,科学的逻辑本质上包含着理想化的逻辑。一方面,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体现在:理想化是对系统的一种意向性的简化表征,同时,科学隐喻的理想化模型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对目标系统的简化表征,在理想化关系中,模型是可被描述为意向性的关系结构的部分世界。另一方面,在逻辑学意义上,基于理想化的隐喻陈述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形式,同时,理想化的逻辑具有非经典性,而这种非经典性将会体现在具有理想化逻辑的条件句的非单调性中。  最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具有合理的可确证性,根据最佳解释推理的方法,对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的确证是通过为已观察到的现象寻求最佳解释而实现的,同时,理想化假设与科学中的各种解释性实践和各种附加的方法论规范都是一致的,因此,基于理想化的隐喻建模与实在论之间也具有一致性。  总之,立足于语境论的视角对隐喻建模进行考察,是科学表征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将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综合在理想化的方法论框架中进行考察,在方法论意义上和逻辑学意义上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同时,以最佳解释推理作为理想化假设的确证理论,为我们把握隐喻建模中的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及其确证条件奠定了基础。

科学表征;隐喻建模;语境论;理想化方法

山西大学

博士

科学技术哲学

郭贵春

2018

中文

C02

2019-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