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01592423

武陵山片区县域乡村旅游扶贫效益分析——以湘西自治州保靖县为例

邓雪文
吉首大学
引用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不仅包涵党中央对于全国亿万农民的重视程度与深厚情谊,同时也是新时代我国切实落实“三农”项目的重要保障。由此可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三农”这块短板可谓意义长远、高瞻远瞩。而贫困问题的凸显却严重制约着我国贫困地区村寨的稳步发展。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就曾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为缓解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能否贯彻落实消除贫困的任务,将直接影响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切实关系到贫困人口自身利益,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但由于我国贫困地区主要汇集在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众多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通常受到经济、文化及区位因素等条件的局限,贫困程度深、范围广,贫困户生活仍十分艰辛。较之其他扶贫方式,旅游扶贫拥有其无可比拟的特殊优势,是贫困地区自力更生的能力,是一种“造血式”扶贫。  旅游扶贫的核心是“贫困人口的受益和发展”,作者通过大量翻阅国内外学者有关旅游扶贫领域的相关文献,发现学术界的研究焦点通常为旅游扶贫概念界定、模式、战略等,此类问题更偏于理论性。不过,部分学者虽对旅游扶贫效应这方面已有研究,但研究成果还较为匮乏,尤其以民族贫困地区为例的研究成果仍欠缺,且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不够重视,也缺乏更为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鉴于此,本文参鉴国内外学者较为成熟的量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这三个方面入手,选定可行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强的测评指标,构建更为全面具体的乡村旅游扶贫效益测评指标体系,以期有效衡量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效果。这在理论层面进一步丰富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效益测评研究,更是对已有相关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拓展与补充,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另外,本研究试图以武陵山片区保靖县县域这一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技术(AHP),对该区域乡村旅游扶贫效益进行科学、系统测度,并针对测评结果,以多视角、全面深入进行剖析,以期有效衡量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效果,同时找出乡村旅游扶贫成效的强项与弱项因子之所在,进而提出系统性优化对策建议。

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效益

吉首大学

硕士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王先述

2018

中文

F323.8;F592.7

2019-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