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DOI:10.7666/d.D01587089

“空巢青年”:中国社会个体化的映像与进路

陈小杏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引用
“空巢青年”群体是城市化与现代化的伴生物,在社会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单身、独居、注重自我感受、主体意识强烈,是现代社会走向个体化的必然后果与重要体现。本文在前期田野观察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20名“空巢青年”的半结构化访谈,以“脱嵌——去传统化——重新整合”的个体化进程特征为切入视角与理论工具,考察此群体的生活方式特征,呈现“空巢青年”的个体化生活方式图景,并试图揭示中国个体化社会的理论的特征。  研究发现,“空巢青年”在社会关系层面呈现与亲缘关系群体风筝式脱嵌、与业缘群体制度性关联、整合趣缘群体等特征;在个体观念层面体现个体单身主义、婚姻爱情主义倾向;在个体存在维度体现了消费方式的自我化和虚拟空间依赖等表象。进一步分析发现,空巢青年的个体化生活具有精神自立与经济依赖的双重性、公共事务的个体性缺位、经济话语主义以及自我重构与身份追寻的自我化的个体性蕴含。  西方社会的个体化最终走向个体独立发展、追求自我人生的发展阶段,而中国空巢青年的生活却折射出显性与隐性排斥、公共空间缺失、集体性焦虑与剥夺感交织的个体化困境。这种困境产生是与中国个体化前提机制缺失、重新整合维度缺位以及网络社会的急剧发展等国情因素相关。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空巢青年身上折射出的中国个体化社会的道路与西方个体化社会进程理论既有相契合的部分,也体现出了张力。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社会变迁,是国家层面的现代化与国际层面的全球化相互融合作用的复杂发展过程。中国社会个体化的现实特征为当代社会学提出了新的任务。

空巢青年群体;社会个体化;社会变迁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社会学

白淑英

2018

中文

C913.5

2019-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