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效率评价与协同发展研究

徐艳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引用
协同创新是以开放的形式,整合各个参与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中介机构等的互补性资源与优势要素,实现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的深度合作,以信息、知识、技术等新兴生产要素为主要发展动力,改变依靠传统资源如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等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模式,从而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发展模式。区域协同创新是打破区域发展界限,构建非线性、开放的创新网络,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生产要素,是区域间互动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发展原始、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环节。实现区域内的协同与创新发展,将打破地区发展的规模局限与技术实力差距。  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城市群内部创新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路径及对策。影响城市群创新效率的投入指标设定为各地市的R&D投入、科研人员数量、科技机构数量和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指标设定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校企联合申请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建立城市群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8个地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因数据不足原因无法分析,故舍去。)2007-2016年共计十年的创新效率,了解各个城市创新发展的特征与现状。结果表明: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发展仍处于初级水平,但是各省第二阶段(2012-2016年)协同创新度相较于第一阶段(2007-2011年)进一步提升,各省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且江西省协同创新发展效果最显著,与湖北省、湖南省间的差距趋于降低。在2007-2011年间三省省内创新发展均衡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在2012-2016年间,三省省内创新发展均衡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且湖北省各地市间的创新发展差距呈放大态势,发展两极化较为严重。十年间,创新效率明显上升的有鄂州市、咸宁市、襄阳市、宜昌市、荆门市、湘潭市、景德镇市;明显下降的有益阳市、常德市、株洲市、衡阳市、九江市、抚州市;其他城市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最后,通过举例定性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并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以在对比中寻求效率更高的发展路径,在指明协同创新发展存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经济效益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硕士

区域经济学

白洁

2018

中文

F127

101

2018-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