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目录>
<

道县城变迁研究

谭吉盛
湘潭大学
引用
道县地处湖南省永州市南部,是永州市南六县的中心城市。道县古称道州,历史上与衡州、郴州、永州并称为“湘南四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县人民历尽艰辛,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始终无法摆脱自身贫穷落后的命运,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这里还是封闭、偏僻和经济萧条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从封建压迫中解放出来,团结奋斗,使这块贫瘠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道县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也日益突出。基于此种情况,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理清道县城的变迁轨迹,总结道县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道县城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道县的前身为秦代设立的营浦县。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营道县,贞观八年(634)改称道州,民国二年(1913)改为道县,始确立今名。道县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境内农业萌芽甚早,为道县城的建立和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建县之初,道县城规模较小,其城郭周里难以稽考。明代洪武初年,道州曾一度升为府,旋降为州,后又省县入州。由于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商业较前发展,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格局。圩市渐趋繁荣,佛寺、道观遍及城乡。道州雄伟坚固的石城和文庙栩栩如生的乌龙浮雕以及宏伟、精致的石牌楼,都是这个时期的杰作。  道县城池规模不大,多有变化,经济发展缓慢,起伏不定。虽然唐宋时期开始,道县已为全国较为有名的冶铸城市,然掣肘者亦多,发展逐渐滞后。文化方面,唐宋时期,道县人文蔚然,理学文化大放异彩,州学、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大量出现。明清时期,科举状况已经落后于宋代,但书院等教育机构得以复兴,为道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新中国建立后,城墙和古建筑多被拆除或改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布局日益完善,城区不断扩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道县人的思想观念有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注重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城市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道县政府也在努力塑造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这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需要我们了解道县城的变迁轨迹,积极面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合理处理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的关系,科学地开发境内的旅游资源。

湖南道县;城市演变;变迁轨迹;古城保护

湘潭大学

硕士

中国古代史

吉成名

2017

中文

K29

76

2019-0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