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通过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参与急性放射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邢槐杰
广东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  1.构建并评估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小鼠模型。  2.明确 HMGB1是否是造成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血脑屏障损伤的重要因素,并探寻HMGB1是否通过RAGE通路参与急性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  【方法】  1.选用成年健康、月龄约3个月的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小鼠进行小剂量精细分割全脑外照射。  2.每日给予放射剂量8 Gy,连续4日,总剂量为32 Gy,随后在照射后(6 h、1 d、2 d、3 d、4 d、1 w、2 w、6 w)随机选取小鼠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应用HE染色观察峰值时间点小鼠脑组织血脑屏障损伤情况。  3.给予C57BL/6雄性小鼠侧脑室注射重组HMGB1(150μg/kg)、甘草酸胺(1μg/kg)、FPS-ZM1(1 mg/kg)处理,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组(未接受照射);B组:单纯放射组(仅接受照射);C组:单纯HMGB1刺激组(不接受照射+侧脑室注射重组 HMGB1);D组:放射+甘草酸胺组(接受照射+照射前2h通过侧脑室注射甘草酸胺);E组:放射+FPS-ZM1组(接受照射+照射前2h通过侧脑室注射FPS-ZM1),将注射好的B、D、E三组小鼠进行小剂量精细分割全脑外照射。  4.通过Western、Elisa等检测不同处理组的HMGB1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观察不同组别小鼠脑组织中HMGB1、Clauding-5表达水平。  【结果】  1. C57BL/6小鼠在照射后开始出现体重下降,5天时体重下降最明显,随后小鼠体重回升,6周时照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区别。  2.通过伊文思蓝实验说明小鼠在照射后24 h已出现血脑屏障通透性损伤,在照射后72 h损伤达高峰,并由照射后72 h小鼠脑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中可发现神经细胞排列散乱,细胞核位置偏移,结构不清晰,细胞间质模糊分界不清,部分神经细胞核碎裂、核溶解坏死,说明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已经建立成功,故选用照射后72 h时作为时间点进行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实验研究。  3.无论在照射后24 h或72 h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期,单纯照射组、单纯HMGB1刺激组EB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照射+甘草酸胺组、照射+FPS-ZM1组的EB含量较单纯照射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ELISA检测分析表明在照射后3天的单纯照射组及单纯HMGB1刺激组脑组织中HMGB1表达量均比空白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甘草酸胺处理组脑组织中HMGB1表达量比单纯照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5.照射后72 h小鼠的Claudin-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单纯照射组及单纯给药组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在血管内皮细胞间表达明显下降,不连续分布,显示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有破坏,照射+甘草酸胺处理组及照射+FPS-ZM1处理组相比于单纯照射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增高,连续行条带分布,表明血脑屏障损害程度较单纯照射组低。  6.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照射后72 h单纯照射组及单纯HMGB1刺激组小鼠脑组织中 Claudin-5表达量均比空白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甘草酸胺处理组及照射+FPS-ZM1组小鼠脑组织中Claudin-5表达量均比单纯照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采用多次小剂量精细分割全脑外照射方法成功建立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小鼠模型。  2. HMGB1参与急性放射性脑损伤,通过HMGB1抑制剂及RAGE抑制剂的干预可减轻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血脑屏障的破坏。

放射性脑损伤;血脑屏障;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抑制剂;RAGE抑制剂

广东医科大学

硕士

神经病学

周海红

2017

中文

R818.74

48

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