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宋振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预防及监测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为中医药干预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为制定合理的中医治疗方案以及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本研究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因粗隆间骨折来就诊的患者60例(2008年2月-2009年2月),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和《血瘀证诊断标准》以及刘庆思主编《中西医结合诊治骨质疏松症》,对此60例受试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健侧髋部骨密度(BMD);测定血清中骨代谢指标(TRACP、B-ALP、PTH、CT)的含量。收集临床资料数据,应用SPSS13.0版本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髋部的BMD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呈显著负相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BMD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呈负相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BMD与甲状旁腺激素(PTH)呈负相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降钙素(CT)无明显相关性,P﹥0.0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Linear Regression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以上三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指标中,尤以BMD与TRACP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四个中医证型中,BMD与TRACP的相关性,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BMD与TRACP相关性系数最大,其次依次为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  结论:  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患者的BMD与骨代谢指标中的TRACP、BALP、PTH呈明显负相关,随着BMD的降低TRACP、BALP、PTH值升高;其中BMD与TRACP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而在各中医证型中,以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BMD与TRACP相关性最为显著。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骨密度;骨代谢;脾肾阳虚;气滞血瘀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骨伤科学

林一峰

2009

中文

R274.1

44

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