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内经》三阴三阳学说的形成及其运用

许圣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  为了说明三阴三阳是中医独有的,其基本架构是在《内经》中确立的,现代文章对三阴三阳的概念见解不一,希望透过此次研究,对三阴三阳学说有个明确的规范和表述,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意义。  方法:  以文献综合分析为主。  第一部分、综述  通过综述,使大家了解近几年来,各学者专家对三阴三阳的看法,主要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对三阴三阳的起源问题,二是三阴三阳概念的有关研究,以及最后的三阴三阳的应用研究。有关三阴三阳的起源,可以大致区分为哲学起源说,《周易》来源说,与天文学起源说。三阴三阳概念的有关研究,也可区分为与阴阳的关系的研究,三阴三阳的数理量化研究,与开阖枢关系的研究,三阴三阳标本关系的研究,与气化学说的关系,以及三阴三阳太极模式的研究。在三阴三阳的应用研究中,主要区分为在《内经》的应用,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在临床中的应用。  此部分主要是综合论述了目前对三阴三阳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到大家对三阴三阳的认识,不管是其起源,相关概念性的问题,与应用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大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尝试着去揭开三阴三阳的真实面貌。  第二部分、《内经》三阴三阳学说  通过文献的研究与梳理,依照内经本身的原文对三阴三阳的形成提出看法,并绘图帮助对三阴三阳特性的认识。针对三阴三阳的形成,从原文中疏理出,三阴三阳是量的多少,并对三阴三阳中势的盛衰,三阴三阳是天地阴阳,阳明,厥阴是怎么来的作出整理。并围绕《素问·脉解篇》探讨与它相关的问题,也对阳明,少阴,太阴的重要性,太阳与阳明何者为三阳?以上等问题作出解释,并尝试对“人气”之所在提出看法。而对三阴三阳特性的认识,是本部分的重心所在,可分为:  1.三阴三阳的表里关系(对称关系)  2.阳明、厥阴与开合枢的关系(三角关系)  3.人迎、寸口脉与三阴三阳(上下关系)  4.标、本、中气与三阴三阳(上下关系)  5.三阴三阳气血的多少(左右关系)  幷对为何三阴三阳的图形要用方图,不用圆图,提出了一般性的解释。  第三部分、《内经》三阴三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主要说明以下几点:  1、说明阴阳消长的关系;  2、用以命名人体十二经脉;  3、代表五脏六腑;  4、形容脉象;  5、说明外感热病与伤寒的关系;  6、在运气学说中的运用;  7、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其中在运气学说的部分,针对与三阴三阳有关的六气多所著墨。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中,对《伤寒论》气化学说有较高的评价。  成果:  针对与三阴三阳有关的《内经》条文,做了系统性的介绍与梳理,对于较难理解的条文,也尝试用各种方法,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解释。并透过历代医家对三阴三阳的阐释与运用,确立了三阴三阳学说与内经伤寒等学科的联系性,与其本身的重要性。  结论:  本次对三阴三阳学说进行的研究显示,三阴三阳目前还处于不被重视的情况中,有必要对此三阴三阳学说,加深研究的力度,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并不能很全面性地把所有关于三阴三阳的问题,一次性的解决。本论文的不足之处,还有待后面研究三阴三阳的学者作出补充和整理。另外限于学力与经历,论文中很多部分只能从理论上做出说明,今后三阴三阳的研究,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加深与临床实用性的结合,才能使三阴三阳学说绽放出其应有的光芒。

《内经》;三阴三阳;运气学说;标本关系;太极模式;表里关系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学

吴弥漫

2009

中文

R221;R226

66

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