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益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杨佩
广州中医药大学
引用
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是肿瘤性浆细胞多灶性恶性增生所致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疗和骨髓移植,迄今为止,尚不能治愈。本病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多为老年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衰退,合并基础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较多,难以耐受标准剂量化疗,化疗后易发生骨髓抑制和感染,食欲、精神等一般生活状态恢复较差;又由于微小残留病灶、多药耐药等因素,常发生难治与复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医辨病辨证结合,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治疗骨痛疲乏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逆转多药耐药、姑息治疗等方面都有诸多报道。中药多为复方,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中医药的疗效难以用西医的疗效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对中药配合化疗治疗血液恶性肿瘤较明确的共识,即治疗的重点为最大限度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如使用激素引起的口干、睡眠不佳以及常见的脾胃失和证候等,体现中药扶正培本的治疗原则。益肾活血方是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名老中医梁冰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经验方。该方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减低化疗方案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促进化疗后的恢复。我们前期的试验研究也证实了益肾活血方中药制剂有抗体外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课题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单纯化疗与益肾活血方配合化疗的整体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活状态等,进一步评价益肾活血方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本课题计划通过对近3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及陆军总医院住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对比单纯化疗与益肾活血方配合化疗的的总体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化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活状态等,客观评价益肾活血方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从而为进一步展开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1.统计近3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及陆军总医院住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共40例,益肾活血方配合化疗的病例为观察组,单纯化疗的病例为对照组。  2.初次治疗前及治疗三个疗程后各记录一次实验室指标:骨髓浆细胞比例、血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  3.记录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便秘、食欲不振、口干、睡眠不佳。  4.记录治疗后患者的一般状态: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头晕、眩晕、眼花、腰痛、耳鸣、肢体麻木、一过性意识障碍、出血等。中医方面,基本证型为肾虚血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1999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肾阴虚、肾阳虚以及血瘀症状,结合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症状,选择骨痛、头晕、耳鸣、出血、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这六个症状观察,将症状体征的发展程度分别记“-~+++”,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症状轻重分级评估,各记录一次。  5.记录治疗三个疗程后的生活状态:生活状态评估指标选取的是孙燕《内科肿瘤学·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中三个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疼痛、食欲、精神状态。疼痛,主要是骨痛,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般也是骨髓瘤患者最感痛苦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骨髓瘤细胞对骨骼的破坏引起。因此,疼痛的程度可以一定程度反应疾病的程度。化疗药物最易影响食欲,化疗后的精神状态不仅反映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而且对化疗后的恢复也有重要影响。这三个指标可以概括的描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的一般生活状况,部分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  6.治疗效果:参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二版。疗效分级为:部分缓解、进步、无效。  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  2.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室指标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  3.观察组出现化疗不良反应较少,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状态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益肾活血方配合化疗,可减低化疗方案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化疗后的恢复。益肾活血方的疗效可能在于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改善骨髓微环境、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并有一定抑制、杀伤骨髓瘤细胞的作用。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益肾活血方配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与肿瘤改善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化,可能由于本课题纳入病例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所致。益肾活血方是否能确切的提高化疗疗效、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克隆,尚需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

多发性骨髓瘤;益肾活血方;化疗减毒;临床疗效;免疫机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内科学

李达

2009

中文

R733.3;R730.52

40

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