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汉代月亮神话的图像研究

朱鹏
河南大学
引用
在中国的神话发展历程中,汉代是一个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的时代。它除了在文字上对前代神话有着重要的继承和发展之外,也在图像上给予了大量的表现,这种表现反映在汉画像上。历史遗留的大量汉画使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相关神话之具体形象。这些汉代图像,即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雕绘在石、砖、壁、帛、镜、陶、漆等器物上的画像,其中尤以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居多。汉画像是神话的重要载体,较之于以文字为神话载体的典籍而言,给人以更加直观而真实之感。汉画像既能够与典籍中记载的神话相印证,又能够修正文字记载的谬误或补充文字记载的缺失。  在汉画像中,月亮神话图像有大量的呈现。所谓月亮神话图像就是表现月亮神话相关内容的图像,如人们比较熟知的女娲捧月、常羲浴月、嫦娥奔月、月中玉兔、月中蟾蜍,月中桂树等。在汉画像中,月亮神话图像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山东、四川、重庆等全国多个地区。根据月亮神话图像分布和各地域的地理位置情况,我们将这些月亮神话图像分为五个区域:河南地区、山东地区、陕西地区、苏皖地区、巴蜀地区。这些月亮神话图像,直观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月亮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月亮神话的形态。在月亮神话的相关问题研究中,学术界仍然存在一些歧见。如相关图像中擎日和擎月者的身份认定,蟾蜍和玉兔的发生和衍变,月中桂树的内涵等。其中关于汉画像中擎月者的身份认定问题,学术界存在长期的争论。通过对众多学者长期争议的分析,我们认为,擎月者当是女娲。月中蟾蜍和月中玉兔的演变,在学术界也长期为人们所讨论。通过对于蟾蜍和兔的生物学特征分析,及汉代相关蟾蜍和兔的文化价值及药用价值的了解。我们认为,月中蟾蜍和月中玉兔的生成,除有因语音演变而生成的可能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由蟾蜍和兔本身的特点和汉代社会的文化所决定。月亮神话图像中的月桂图像在汉画像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其作为月亮神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研究意义。月桂图像的出现反映了汉代人追求长生的社会心理和盛行求仙的社会文化。  通过民俗学、神话学、图像学、汉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运用,结合汉代历史和社会文化、民间信仰等对汉代月亮神话的图像表现做一次系统的、整体的梳理,对于我们研究月亮神话,认识月亮神话有着积极的意义。

月亮神话;汉画像;民间信仰;社会文化

河南大学

硕士

民俗学

高有鹏

2017

中文

K879.4

71

2018-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