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1159773

天津市河道淤泥脱水技术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要求研究

曹雷
天津大学
引用
本文通过长期的论证和调研,并通过试验室试验和工程试验,提出的淤泥土地利用、路基填筑、建材利用等处置方法综合考虑了天津地区的经济条件、市政建设、环保要求、工程技术水平等因素,结合天津市市政建设、填海造地、美化城市等方面的现状,将淤泥处置与这些任务实现良好的结合,为天津市河道淤泥的治理和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重要支撑。  1、对水压式土工袋脱水技术应用与河道淤泥脱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传统土工袋承装脱水泥浆,通过上部的水压袋对其进行压滤脱水。该装置充分利用了现场条件对淤泥进行压滤,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经济的脱水过程,处理量大,操作简单,造价低廉,如投加脱水药剂其脱水效果更佳。经试验验证,在干重比5%的聚合氯化铝投加量时,压滤1小时,可以将87%含水率的淤泥脱水至48%。  2、针对重污染河道淤泥的深度脱水问题,引入新型电脱水设备——环形推进式淤泥电脱水装置,并通过试验对其进行分析,初步验证设备的脱水性能。通过优化对比得知,外加电源电压为40V(10mm极距)、底泥停留时间为9min时的脱水效果最好,单位湿底泥脱水量为510kg/t,其耗电量为109.2kWh/t。另外,采用间断供电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水性能。  3、基于路基填筑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将河道淤泥用于路基填筑的技术规程,包括填筑用淤泥分类、前处理技术、填筑技术、环保要求等。该项技术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天津地区的经济条件、市政建设、环保要求、工程技术水平等因素,特别考虑了天津市正值市政建设、填海造地、美化城市等方面的现状,将淤泥处置与这些任务实现良好结合。  4、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天津市地区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和建材利用的相关准入条件和技术要求,从泥性、环保、技术等角度提出要求和规范,可为天津市河道淤泥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建设美丽天津做出重要贡献。

河道淤泥;脱水技术;资源化利;路基填筑

天津大学

硕士

环境工程

季民;白繁义正

2015

中文

TV85

61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