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金匮要略》与历代癥瘕类疾病方证比较研究

余小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与历代代表医家治疗癥瘕类疾病方证比较,以期为腹部肿块的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本课题运用文献检索和分析手段,以中医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古文献研究思想釆用文献研究法对历代有关癥瘕类疾病的中医典籍资料进行整理、鉴别、提取与内容分析,就张仲景与历代代表医家治疗癥瘕的理法方药进行比较。通过古文献中治疗癥瘕的方剂和医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纳入的方剂和医案药物进行频数分析。  结果:  (1)癥瘕病名考  本研究分析历代关于癥瘕疾病的文献,得出癥病和瘕病的来历,并就其癥瘕类疾病范围进行界定,如同病异名有肠覃、石瘕、积聚、痃、癖、疝都属于癥瘕类疾病。  (2)张仲景治疗癥瘕类疾病的研究  分析《金匮要略》中关于癥瘕类疾病的内容,得出鳖甲煎丸、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是张仲景治疗癥瘕的方剂,  (3)张仲景与历代代表医家治疗癥瘕类疾病的比较  本研究是先以朝代和医家为研究线索,分析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家,筛选出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巢元方和孙思邈、宋金元时期是张素庵和张从正、明朝时期是李中梓和龚廷贤、清朝时期是陈士铎和叶桂、近现代是张锡纯和钱伯文10个具有代表的医家,对其有关癥瘕类疾病的医论进行讨论,并与张仲景治疗癥瘕类疾病的思路和方药症候等进行比较,即癥瘕类疾病的源头和后续发展的比较,呈现出癥瘕类疾病理论的发展概貌。  (4)癥瘕类疾病方剂药物、医案统计分析  秦汉至隋唐时共选方剂110首,药物154种;宋金元时期共选方剂463首,药物276种;明朝时期共选方剂189首,药物219种;清朝时期共选方剂50首,药物138种。  本次医案研究,共选入医案274例,药物种类394种。  结论:研究表明,中医对癥瘕的认识已经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特有理论体系,张仲景治疗癥瘕类疾病的思路一直被后世医家所传承并得到发展和完善。张仲景仅提出了基础理论,瘀血、痰、气滞、正虚为癥瘕病因病机的治疗思路,后世医家在这基础上不断完善癥瘕的理论。历代癥瘕方剂反映出医家的学术发展,总结了治疗癥瘕类疾病的中医药运用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健脾补正、化湿祛痰。从医案药物分析,医家从痰瘀、血瘀、气滞、食积、脾胃虚弱等论治癥瘕。从历代医家治疗癥瘕疾病宝贵的理论与经验仍然是今天中医临床重要的理论依据。

癥瘕类疾病;病因病机;金匮要略;方剂学;临床医案;中医药治疗

广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临床基础

张静

2016

中文

R222.3;R256.42

102

2017-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