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1122112

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MVK基因突变分析

徐媛媛
济南大学
引用
研究背景:汗孔角化(Porokeratosis,PK)是一组角化异常的遗传性皮肤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根据形态学、皮损分布、临床发展过程不同,目前公认地分为5种临床类型:斑块型(PM),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DSP),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线状汗孔角化症(LP),掌跖点状汗孔角化症(PPPP)。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是1969年由Chenosky等首先描述,表现为曝光部位为主的多重小的、环状、无汗的角化性皮损,中间萎缩,周边凸起的边嵴由角化不全细胞和角蛋白紧密排列的圆柱即角样板形成。通过传统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研究已经发现了5个DSAP的致病区域:12q23.2-24.1(DSAP1),12q24.1-q24.2,15q25.1-26.1,1p31.3-p31.1和16q24.1-24.3,且在DSAP1区域发现3个致病基因SSH1,SART3和MVK。本研究收集7个DSAP家系及7个DSAP散发病例,进行了MVK基因突变的检测,并进一步证实MVK基因是DSAP的致病基因。  目的:对中国汉族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患者MVK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汉族的7个家系及7个散发DSAP患者临床资料及家系情况,并抽取患者、家系成员及100名无亲缘关系健康对照个体血样,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患者、家系成员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健康对照个体MVK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检测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检测MVK基因突变位点。结果通过对中国汉族人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DSAP)患者进行突变检测,在DSAP患者中发现4个国内外未曾报道的MVK基因突变位点:在家系5患者中检测到c.566C>T(p.Ala189Val),在家系6患者中检测到c.722G>T(p.Arg241Leu),在家系7患者中检测到c.1106C>G(p.Leu305Val),在散发1患者中检测c.207_208delAC(p.Ser69Serfs*8),而在剩余的家系、散发患者及100个无关正常对照中均不存在这样的突变。  结论:研究发现MVK基因的4个突变位点均为首次报道,本研究证实该四种基因突变均是引起DSAP临床症状的致病性突变,而不是正常多态性,值得关注的是散发1患者既有典型的DSAP皮损还有典型的PM皮损,提示MVK基因不仅参与DSAP的致病,可能同时参与PM的发病,这为研究DSAP患者发病机理及MVK基因与其他类型汗孔角化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将来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及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汗孔角化症;MVK基因;基因突变;遗传性皮肤病;遗传异质性

济南大学

硕士

皮肤病与性病学

张福仁

2015

中文

R758.74

69

2017-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