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并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62例患者的听力影响的研究

周亚楠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并用在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病程、疗程、年龄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以及相关症状对听力疗效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应用java软件,按照算出的样本含量,利用均匀分布随机数进行随机分组。据产生受试者处理数字号的随机安排,将符合该病临床诊断标准,且病程超过2周,或未经治疗病程大于3月的患者。根据java软件产生的数字产生干预措施。即分为试验组(针刺+中药组),对照组1(针刺组),对照组2(中药组)。本研究纳入62名患者(其中2例脱落)。入组0周、2周、4周进行三个访视并完成CRF表填写及相关检查,受试者不良反应也将被记录。本研究对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最终疗效的评定,采取ISSNHL分级评定标准。运用SPSS22.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理肝和脾”法针药并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基线资料及效果评价:(1)各组基线资料分布合理,资料可比;(2)经统计分析,针刺+中药组共计25(耳),痊愈4(耳),占16﹪;显效3(耳),占12﹪,有效6(耳),占24﹪;无效12(耳),占48﹪,总有效率52﹪;针刺组共计35(耳),痊愈1(耳),占2.86﹪;显效3(耳),占8.57﹪,有效5(耳),占14.29﹪,无效26(耳),占71.43﹪,总有效率25.71﹪;中药组共计23(耳),痊愈2(耳),占8.6﹪;显效3(耳),占13.04﹪,有效2(耳),占8.7﹪;无效16(耳),占69.57﹪,总有效率30.43﹪。总结60例(83耳),痊愈7(耳),占8.43﹪;显效9(耳),占10.84﹪,有效13(耳),占15.66﹪;无效54(耳),占65.06﹪,总有效率为34.93﹪。各组干预措施进行疗后评定可知,针药组与单用针刺对比(P<0.05)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针药组和单用中药疗效对比,(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意义。单用针和单用药疗效对比(P>0.05)两组效果统计无意义(3)整体症状VAS评分,各组干预措施进行疗后评定可知,针药组与单用针刺对比(P<0.05)两组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和单用中药疗效对比,(P<0.05)两组疗效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单用针和单用药对比(P>0.05)两组疗效差别无意义。治疗前后整体症状对比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三组干预措施听力分贝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x±S,听力分贝呈下降趋势。(5)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  2、听力图型、听力程度、病程、疗程、失眠症状、耳闷塞感有无与听力疗效关系的研究:(1)各组听力图型疗效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各听力类型有效率相比,低频有效率高于其他类型;(2)各组听力程度疗效对比,轻度与重-全聋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三个病程疗效对比(P>0.05),故各病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各病程有效率,1-12月较优。(4)伴随症状疗效对比,伴耳闷塞感和无耳闷塞感疗效对比(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失眠和无失眠疗效对比(P>0.05);伴有眩晕和无眩晕患者疗效对比(P>0.05);以上失眠、眩晕的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并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听力疗效可观,针药并用、中药治疗优于单用针刺治疗。2.疗程、听力图型、年龄可作为听力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耳闷胀感可为疗效评价重要指标。3.三组治疗措施可改善整体症状、耳聋VAS评分等,疗程可作为影响相关症状改善的主要因素。

突发性耳聋;理肝和脾法;针刺疗法;中药治疗;听力疗效

成都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五官科学

谢慧

2016

中文

R276.1;R764.437

78

2017-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