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针刀治疗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林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引用
目的:探讨使用针刀后项部刺激治疗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探求针刀治疗前庭眩晕急性发作的最佳适应症。  方法:对各类型的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初步评估,排危险性眩晕后选取颈项部相关治疗点进行针刀刺激,观察治疗前、治疗后5min、10min、30min、24h五个时点前庭症状指数(VSI)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0min、24h三个时点眩晕评定程度的评分系统(DARS)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h二个时点眩晕病症状与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DHI)的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的VSI评分进行等级疗效评定;根据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本次试验共收治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3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2-61岁之间。其中梅尼埃病5例,前庭神经元炎5例,突聋伴眩晕13例,前9庭型偏头痛4例,hunt综合征致眩晕2例,其他前庭性周围性眩晕3例;(2)本次试验收治的患者中,阴虚阳亢证12例(38%)所占比例较大,肾精不足证1例(3%)、痰浊阻窍证1例(3%)比例最小;(3)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治疗后各时间窗与治疗前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前后对比平衡障碍、眩晕、恶心症状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对比头晕、视觉敏感症状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从疗效等级评定方面来看,总体上显著改善、中度改善占到了34.38%、40.62%,其中无恶化病例,总有效率90.63%;(6)患者眩晕评定程度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结果在治疗结束后30min即出现明显改善,在24h时疗效稳定。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患者在治疗结束后24h时眩晕病症状与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DHI)评分结果即出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经针刀治疗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后整体情况在5min即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疗效稳定、持续;(2)经针刀治疗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后能明显改善平衡障碍、眩晕、头晕、恶心、视觉敏感等症状;(3)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经过针刀治疗24h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功能及生活质量。

前庭性眩晕;急性发作;针刀治疗;临床疗效

成都中医药大学

硕士

中医五官科学

谢慧

2016

中文

R255.3;R245.3

65

2017-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