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1088670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

郭秀琴
山西医科大学
引用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业倦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学业倦怠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并试图探讨团体辅导活动对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作用,提出解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建议。  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1033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简单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并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在基线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基础上,筛选出70名学业倦怠及各维度得分较高者,平均分为两组,随机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了团体辅导干预活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探讨团体辅导活动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改善效果。  结果:  1.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平均得分为57.74±10.654,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0分。  2.大学生学业倦怠在性别、年级、年龄、每月生活费、专业满意度、是否有实习经历、是否担任班干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不存在差异。  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而大学生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行为效能感、学习能力效能感、专业评价、其他、生活费、消极应对、受惩罚和性别。  4.大学生学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均与学习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以学业倦怠各维度为自变量,学习投入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均进入回归方程。  5.干预研究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情绪低落(F=8.143,p<0.01;F=4.285, p<0.05)和行为不当(F=4.507,p<0.05;F=4.581,p<0.05),在处理效应和时间效应上显著,学业倦怠总分(F=5.018,p<0.05;F=152.459,p<0.001;F=133.365,p<0.001)在时间效应、处理效应和交互效应上均显著。对三组不同时点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和学业倦怠总分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和延时后测数据均差异显著。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习能力效能感(F=5.839,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F=6.552,p<0.05)和积极应对(F=6.436,p<0.05)上,处理效应均显著。对三组不同时点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在学习能力效能感、学习行为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数据均差异显著。在积极应对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和延时后测数据均差异显著。  结论:  1.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已处于中等程度,虽然不严重但也不容乐观,且行为不当维度在学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较为严重。  2.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学业倦怠水平越低;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可以降低其倦怠水平,而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倦怠感;大学生遇到的各类生活事件无法有效处理时,可能导致倦怠的产生,且其应激强度越高,学业倦怠水平越高;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倦怠水平也就越低。  3.大学生学业倦怠越严重,其学习投入越少;大学生学业倦怠对学习投入具有预测作用。  4.团体辅导干预对提高大学生学习行为效能感和积极应对策略的选择有明显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问题,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效果得到部分验证。

大学生;学业倦怠;学习投入;团体辅导;积极应对策略

山西医科大学

硕士

应用心理学

顾昭明

2016

中文

B844.2;G645.5

61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