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1049076

中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田越
济南大学
引用
目的:对中西药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8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患者通过口服双环醇片,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50mg。治疗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中药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口服中药治疗。凉血解毒,疏肝活络中药方为:丹参、叶下珠、半枝莲、冬虫夏草、绵茵陈、黄芪、白芍、虎杖、郁金、金银花、半夏、山豆根、党参、柴胡、生地、黄芩、白花蛇舌草,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对症加减,水煎后服用,每天分2次共服用1剂。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观察肝功能指标(ALT、GGT、AST、ALP、G、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以及病原学指标(HBsAg、抗-HBc-IgM、抗HBc、抗HBe、HBeAg、HBV-DNA)作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判分析。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诊断的依据除病人症状,体征外,须根据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检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测疗效半年的时间。  结果:(1)治疗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无力、纳差、胁痛症状体征评分分别为(0.79±0.24)分、(0.98±0.33)分、(1.05±0.4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1.99±0.78)分、(1.90±0.69)分、(1.92±0.56)分,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腹胀、黄疸等症状体征评分分别为(0.43±0.20)分、(0.79±0.24)分和(0.47±0.21)分、(0.81±0.44)分,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2)治疗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别为(54.24±23.12)u/L、(40.33±11.89)u/L、(43.01±12.08)u/L、(110.09±13.83)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4.63±24.11)u/L、(46.23±28.56)u/L、(49.24±25.16)u/L、(138.36±38.93)u/L,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球蛋白(G)、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30.12±7.88)g/L、(38.02±10.14)g/L和(30.38±7.93)g/L、(38.15±10.21)g/L,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4)治疗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108.25±31.04)ug/L、(89.05±30.23)ug/L、(104.94±37.35)u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9.52±33.72)ug/L、(97.03±32.95) ug/L、(123.63±47.57)ug/L,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5)治疗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0.00%、32.50%、4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00%、10.00%、22.50%,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更重要的是,治疗组没有患者出现病情反复,而对照组有10.00%的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通过对中西药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收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也不容易复发,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辩证治疗;中西药结合;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

济南大学

硕士

基础医学

秦立增

2015

中文

R512.620.5

61

2017-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