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东汉巴蜀崖墓建筑研究

张霁
重庆大学
引用
崖墓,是一种“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墓葬”。崖墓建筑是我国东汉巴蜀地区重要的墓葬建筑类型,反应了巴蜀地区具有特有的墓葬制度、社会思想意识、生产技术、经济、美术和建筑艺术成就,对于研究汉代墓葬建筑的地域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巴蜀崖墓数量众多,保存完整,其中的仿木建筑雕刻和画像石艺术也十分突出,可为研究东汉建筑建筑艺术与技术成就提供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本文从建筑学的视角对巴蜀崖墓建筑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二章主要研究巴蜀崖墓建筑兴起的文化技术背景。从崖墓产生的文化背景入手,分析先秦两汉时期逐渐具象化的生死观,导致的传统椁墓向室墓的空间化转变;其次通过归纳早期崖墓的三种平面类型及其营造意图,得出崖墓具有“凿岩为冢,事死如生”的基本特征,并将崖墓与同时期的砖室墓及其他崖葬墓穴作对比,认为崖墓与砖室墓存在同源异构,并行发展的关系,与悬棺、崖洞墓存在族属、开凿方式和随葬物品方面的明显差异;最后具体分析巴蜀地区崖墓盛行时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力量,从族群基础、信仰基础、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四个层面论证,东汉巴蜀地区具备发展崖墓的优渥条件。  第三章主要研究巴蜀崖墓建筑的空间营造特点。分析崖墓的分布及特征,得知巴蜀崖墓具有沿水运交通线分布,并且集中在巴蜀丹霞地貌典型区域的特点;崖墓选址在符合地质地貌条件的基础上,往往选择依山面水的环境有规划地营建墓室,一方面符遵从传统风水相墓理论思想,一方面暗合巴蜀先民原始的山石崇拜和沿水送魂之风俗;巴蜀崖墓将祭祀和埋葬空间统一于一穴之内,断面尺度符合力学原理,注重排水构造设计,崖墓空间组合以单室墓为原型,逐步发展出重室乃至前堂后室墓,反映家族合葬与祭祀风俗对崖墓空间创造的影响;崖墓墓门是墓穴立面的重点处理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宅第大门的建筑形制;岷江流域、涪江流域、长江流域崖墓建筑在空间组合形式、空间尺度和装饰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墓堂和坛场是崖墓举行墓祭仪式的重要场所,墓室空间尺度在保证入葬仪式所需的前提下,宽度适中,高度合宜,讲究经济实用原则;巴蜀崖墓建造主要由社会中下阶层的风水师及匠人共同完成,冲击式顿钻法应当是开凿崖墓的主要技术手段。  第四章主要研究巴蜀崖墓中反映的东汉建筑形象及技术成就。从崖墓平面布局建象征日常居室的特点,推测东汉宅第存在三合院式的小型院落布局模式、中轴配置门阙及多重厅堂的大型宅第空间序列、左右多室相连扩展院落组合以及中堂两厢的单体空间配置四个特征。根据崖墓石刻及建筑明器中显示的建筑形象,归纳和分析了以柱、斗栱、梁架、屋顶及天花等汉代木作构造的构造逻辑:柱础通常为方形或瑞兽,檐柱与卧棂栏杆结合形成檐廊空间,较高等级的建筑中,柱头常做卷杀处理;斗栱则有一斗二升、一斗三升斗栱已普遍使用、斗下皿板逐渐消失、斗栱出跳以适应出檐加深、可能出现了类似插栱形制的出挑斗栱四个特征;东汉建筑梁架比较粗壮,椽条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式,屋顶有两坡悬山、四坡庑殿顶及攒尖顶三种形式,屋面存在双层布瓦的普遍做法,天花善用斗四藻井、斗八藻井及平棊天花三种形式。崖墓墓阙以乐山地区最多,用浮雕手法刻于墓门;通常刻于石棺前档的宅第阙,表达“天门”的概念,东汉宅第阙通常与门屋相连,并有子母阙的形制。文末利用崖墓墓阙对汉代木构楼阙的构造断面做了简要探讨。

崖墓建筑;巴蜀地区;墓葬制度;地域特色;仿木建筑雕刻;画像石艺术;东汉时期

重庆大学

硕士

建筑历史与理论

张兴国

2016

中文

TU-098.2

123

2017-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