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专题

<
DOI:10.7666/d.D01008675

多维视角下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评价及产业模式研究

刘健
太原理工大学
引用
煤炭产业模式变革是煤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煤炭资源效率是煤炭产业模式选择的重要衡量指标,是推动煤炭行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的关键。沁水煤田是我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采及综合利用度低的问题,导致煤炭资源过度浪费及产业化较为单一。提高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合理选择煤炭产业模式,对实现煤炭产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依托地质构造与煤田地质学、煤炭资源经济及产业经济等理论,以沁水煤田煤炭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沁水煤田安全、绿色及经济多维视角下煤炭资源效率现状及趋势,对煤炭产业模式选择及发展战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基于沁水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煤质优良及煤炭资源易于预测与控制的特征,本文认为沁水煤田煤炭产业发展是有可靠地质依据与资源基础的。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包络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及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了多维度煤炭资源效率模型,从安全、绿色及经济的视角给出了2005年至2014年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从0.41提升到0.54的演进趋势,是由于市场供需变化和资源整合后增大安全投入所造成的;并对其区内5个矿区2005年至2014年煤炭资源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武夏矿区、霍东矿区、潞安矿区和晋城矿区的资源效率提升不如阳泉矿区,主要是由于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造成的,如阳泉矿区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其资源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四个矿区。其次本文运用趋势分析方法,就现有产业模式下给出了未来五年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各矿区在必要的安全效率和绿色效率稳定增长情况下,其经济效率却由于现有产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而必然下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煤田进行产业模式选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煤炭产业模式是提升煤炭资源效率的条件之一,本文借鉴模糊决策理论及粗糙集多属性决策模型,构建出沁水煤田煤炭产业模式选择模型,并对影响矿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适合其五大矿区发展的产业模式,即绿色属性是潞安矿区煤炭资源效率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阳泉和晋城矿区则以安全属性为最关键因素,而经济属性又是霍东和武夏矿区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理论,对沁水煤田现有模式与模式选择后未来五年的煤炭资源效率进行了预测对比,结果表明产业模式选择后的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年均增长率可达3.26%,可比现有模式年平均值提升0.054,呈现出较快的提升趋势,进一步明确了沁水煤田煤炭产业模式选择与发展的科学性。  依据上述研究,根据沁水煤田发展现状及远期煤炭产业模式选择,从煤炭资源效率及煤炭产业模式等两个层面提出沁水煤田煤炭产业组建“山西现代煤炭技术公司”、创立“联合发展基金”以及构建煤炭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运营机制的发展措施与建议。  论文创新之处:(1)通过对传统资源效率DEA评价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一个更能体现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及经济发展要求的资源效率评价模型,解决了传统资源效率评价模型过于偏重资源经济效率而轻视安全效率及绿色效率的问题。(2)借鉴模糊决策理论及粗糙集多属性决策方法,量化了煤炭资源产业评估指标中体现安全效率、绿色效率及经济等级的非数值性指标,为沁水煤田产业模式选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数量方法。(3)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沁水煤田现有模式与模式选择后未来五年的煤炭资源效率分别进行预测对比,解决了传统产业模式选择缺乏远期效益评估问题,论证了沁水煤田煤炭产业模式选择的科学性。  本文认为,在沁水煤田实施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可以有效改变其煤炭产业资源效率低下的现状,有助于发挥其煤炭资源优势,进行高效率及生态化开发,变煤炭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沁水煤田安全效益、绿色效益及经济效益高度统一;同时也会有效促进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及统筹发展等六大发展的实现。

煤炭产业;模式选择;资源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太原理工大学

博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

刘鸿福;张洪潮

2016

中文

F426.21;F224

128

2017-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