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9.01.011

弓状线变异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意义

引用
目的 探讨弓状线变异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弓状线的位置和形态,根据脐至弓状线的长度分为5组病例:经典弓状线组(3~5 cm)、高位弓状线组(2 cm内)、低位弓状线组(6~10 cm)、多条弓状线组和无弓状线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各组手术视野清晰度和手术难易度,同时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与弓状线变异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脐至耻骨联合上缘的平均距离为13 cm.弓形线位于脐下2~10 cm处,5组病例中经典组69例(57.5%),高位组8例(6.7%),低位组18例(15.0%),多条弓状线组23例(19.2%),无弓状线组2例(1.7%).与经典组相比,高位组在手术视野清晰度和手术难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另外3组异常弓状线病例(即低位组、多条弓状线组和无弓状线组),无论在手术视野清晰度还是手术难易度方面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而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这3组病例的腹膜损伤率、血肿发生率和中转手术发生率明显高于经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清肿、切口感染、疼痛和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组经典弓状线病例仅占总数的57.7%,而变异弓状线发生率为42.5%,其中低位组、多条弓状线组和无弓状线组的变异不仅加大了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手术难度,而且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疝外科医师应当熟知弓状线的变异,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手术并发症.

疝、腹股沟、疝修补术、弓状线

13

2019-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9-4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1674-392X

11-9288/R

13

2019,1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