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6.09.006

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

引用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 HBV 感染家系中 HBV 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0年不良结局家系,ELISA 法检测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和非血亲人群的 HBV 血清学标志物,比较血亲与非血亲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使用χ2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收集不良结局家系102个,HBsAg 阳性率血亲组为67.6%(571/845),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8.4%(2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964,P <0.01);且血亲组 HBsAg 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41~50岁到达最高峰。血亲组 HBeAg 阳性率为37.9%(188/496),抗-HBe 阳性率为42.9%(213/496),随着年龄的增加,HBeAg 阳性率逐渐下降。40岁以上人群中,血亲组 HBeAg 阳性率为30.6%(63/206),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P <0.05);40岁以下人群中,血亲组 HBeAg 阳性率为43.1%(125/290),非血亲组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人群中,1级血亲及2级血亲中 HBeAg 阳性率分别为32.1%(44/137)和33.3%(5/15),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55和3.886,均 P <0.05)。HBsAg 阴性的血亲人群抗-HBc 阳性率为29.9%(81/271),在31~40岁组(50%)和51~60岁组(60%)出现2次高峰。结论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组 HBsAg 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且血亲组HBeAg 血清学转换明显延迟,可能与聚集性 HBV 感染性家系不良结局相关。

肝炎、乙型、家族聚集、不良结局、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流行特点、血亲

34

R72;R18

国家“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2012ZX10002007001;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K11-03-03-09Fund programNational 12th Five-Year Special Grand Project for Infectious Disease 2012ZX10002007001;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Shaanxi Province2014K11-03-03-09

2016-1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40-5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传染病杂志

1000-6680

31-1365/R

34

2016,34(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