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6.06.017

宿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作用

引用
CHB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WHO 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 HBV ,其中2.4亿人为慢性 HBV 感染者[1]。 HBV 可以导致肝脏急性或慢性损伤,每年约数十万人死于 HBV 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等并发症。我国由 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 HCC 患者分别为60%和80%[2],故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尤其重要。抗病毒治疗能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 HBV ,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抑制 HBV 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由于受宿主、病毒及药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较大。因此,早期预测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十分必要。研究证实,HBV 特异性 CD4+ T 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导致 HBV 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之一,与 T 淋巴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以通过非细胞溶解机制促进 HBV 清除,与抗病毒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按导致肝脏损伤的机制可分为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促炎和抑炎因子效应平衡决定了疾病预后及病程。根据细胞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可分为 IL 、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TNF 、TGF‐β家族、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七大类。现就抗病毒治疗前后宿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 CHB 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作用概述如下。

宿主、细胞因子、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感染慢性化、肝硬化、淋巴细胞、非细胞溶解机制、药物、集落刺激因子、疾病、肝细胞、干扰素、并发症、原发性肝癌、结构和功能、肝功能衰竭、治疗方案

34

R51;R37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75-37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传染病杂志

1000-6680

31-1365/R

34

2016,3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