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6.01.00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动态观察40例S F T 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比较存活组(33例)和死亡组(7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LT、AST、CK、乳酸脱氢酶(LDH)、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在病程各时间点的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死亡危险因素采用单一变量分析。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APTT在病程第1~7天分别为56.40 s和44.45 s(Z=5.419,P=0.040),病程第8~10天分别为66.25 s和36.85 s(Z=10.112,P=0.009),病程第11~13天分别为(125.06±11.88) s和(33.44±6.50) s(t=45.760,P<0.01)。病程第11~13天,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 A L T 分别为(783.00±210.12) U/L和(137.33±89.59) U/L(t=7.989,P=0.016),AST分别为890 U/L和99 U/L(Z=60.248,P<0.01), CK分别为2315 U/L和314 U/L(Z=122.065,P<0.01),LDH 分别为1075 U/L 和509 U/L(Z=44.642,P<0.01),PT 分别为16 s和11 s ( Z=7.917,P=0.031),TT 分别为120 s和20 s ( Z=1361.674,P<0.01)。病程第11~13天是疾病进展的关键时期,患者的神志改变(OR=6.60,95% CI:2.94~14.80)、出血(OR=9.29,95% CI:1.48~58.47)、PT>15 s(OR=24.00,95% CI:1.99~289.60)、APTT>70 s(OR=42.67,95% CI:3.54~514.85)、TT>120 s(OR=0.14,95% CI:0.02~0.88)是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均 P<0.05)。结论 SFTS发病早期APTT、TT及PT升高且随病程进展呈进行性延长提示预后不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正布尼亚病毒属、死亡、危险因素

34

S85;S82

2016-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传染病杂志

1000-6680

31-1365/R

34

2016,3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

打开万方数据APP,体验更流畅